欧洲_历史|真以为一个愤青就能引发世界大战?一战此大国幕后操纵还不属欧洲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工业革命之后,欧洲生产力水平大发展后的一次大战,正是因为科技的进步使得这场战争比过去的任何一场都来的更加残酷 。这场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伤 。
欧洲_历史|真以为一个愤青就能引发世界大战?一战此大国幕后操纵还不属欧洲
文章图片

对于突然爆发的战争各国完全没有战争动员,征兵处也从门可罗雀到每天几千人报名,法国的各家铁路公司每天安排了5000趟列车给总参谋部,与此同时一个身无分文奥地利青年画家正在慕尼黑逗留,以逃避祖国的征兵 。他的名字叫阿道夫希特勒,不久之后他也加入了德国陆军 。
在当时一脸懵逼的欧洲诸国中只有德国是特例,他们的总参谋长冯 施里芬伯爵,花费近十年时间,经过无数次推演,完成了一份对法国雪耻的战争计划,1905年“施里芬计划”定稿 。但就是这样的老谋深算也没能让德国如愿,战争一开始就超乎了各国的预期,德国全国的弹药储备,一个半月就打光了,但是一战却进行了四年多 。
欧洲_历史|真以为一个愤青就能引发世界大战?一战此大国幕后操纵还不属欧洲
文章图片

随着战争的继续各国政府全部破产,本来战争是持续不了这么长时间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各国国力都几近枯竭,撑下去的原因就在于美国的贷款 。华尔街给两边都大量贷款,只要美国给谁断贷,谁的战争机器就不得不马上停止 。
欧洲各国全部疯了一样的继续追加赌注,谁都希望能打赢战争拿到战争赔款来偿还巨额贷款 。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则赚得盆满钵满,欧洲各国相继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虽然一战后世界依然由欧洲主导,但欧罗巴的衰落已成了大势所趋 。
【欧洲_历史|真以为一个愤青就能引发世界大战?一战此大国幕后操纵还不属欧洲】
欧洲_历史|真以为一个愤青就能引发世界大战?一战此大国幕后操纵还不属欧洲
文章图片

而美国则是坐山观虎斗,赚的够本就要开始盘算让谁赢了 。德国凭借充分的战前准备,先是与苏联签订了布列斯特条约,既获得大量土地又避免两线作战 。随即将东线的德军调往西线,获得重大突破,这时候美国不进来搅局的话德国真的胜利在望了 。
可是德国胜利就会称霸欧洲,彻底奉行大陆政策,欧洲内陆国家保护型大工业经济与英美海洋自由市场型经济背道而驰 。而协约国赢了还能维持多国均势,无论经济还是政治地位都有利于美国插手欧洲事务 。于是美国一方面在各交战国都已战到极其疲惫的情况下参加欧战,一方面釜底抽薪给德国断贷,然后德国就输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