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左宗棠死后,李鸿章一副挽联,道破两人苦心二十年的“双簧”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中的左宗棠和李鸿章可谓是后半生人生轨迹很相似的晚清重臣,两人都是儒生出身,李鸿章比左宗棠厉害之处在于,他是进士出身,而左宗棠是举人出身 。
左宗棠|左宗棠死后,李鸿章一副挽联,道破两人苦心二十年的“双簧”
文章图片

后世的四川总督刘秉璋说,李文忠与左文襄皆当世之英,两强相遇各不相下,久之遂生意见 。
其实,只是很多人被左李给迷惑了吧,左宗棠并非贪功之人,又如何会选择为了小功与李鸿章置气一辈子,左公度量远非如此狭隘!
两强相遇,朝廷需要能够驾驭的方式,而两个人有矛盾,就是最好的驾驭方式!
两人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是很相似的人,都是经世致用的儒家主义者,同时也都是甘心做大清王朝忠臣,而没有权臣之心的人,他们一如曾国藩一样儒学内核中所培养的明教精神的捍卫者,最关键都是想做事的人 。
左宗棠|左宗棠死后,李鸿章一副挽联,道破两人苦心二十年的“双簧”
文章图片

两人太了解彼此了,所以他们很默契的上演了一出双簧,而这个双簧其实在曾国藩死后演的最为精彩!
他们俩表面上数十年的恩怨,其实更是一出演给世人看的戏,也是清廷看的戏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作为当时两个权柄极高的汉臣,二人若太熟络,清廷又如何敢兼容二人呢?
朝廷早在太平天国的时候,对汉人的坐大已经十分警觉,咸丰之前,将相罕有汉人居者,太平天国以后,满清人才的缺乏不得以使用汉人,左宗棠,李鸿章等人,是以才崭露头角,但是朝廷又如何会对汉人推心置腹呢?
左宗棠|左宗棠死后,李鸿章一副挽联,道破两人苦心二十年的“双簧”
文章图片

从两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来,当时一旦湘军而胜仗,进行联署请功的时候,一定要全力把当时的满族地方官官文的名字排在最前面,曾国藩,胡林翼全力结交官文,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之后立刻裁撤湘军,种种举动,目的就是为了打消朝廷对汉臣的猜忌,可谓费了一番苦心 。
左宗棠|左宗棠死后,李鸿章一副挽联,道破两人苦心二十年的“双簧”
文章图片

在1885年9月5日,左宗棠病逝于福建福州时,他的老对手,老冤家李鸿章给他郑重写了一副晚联:
“周旋三十年,和而不同,矜而不争,唯先生知我;焜耀九重诏,文以治内,武以治外,为天下惜公 。
左宗棠|左宗棠死后,李鸿章一副挽联,道破两人苦心二十年的“双簧”
文章图片

什么叫惟先生知我,其实就是感谢左宗棠陪他一起演了二三十年的双簧,两个最有能耐的人,他们意见相左,彼此不同,才符合帝王的王道之术,才是朝廷放心使用汉臣关键,而汉臣上位,才是能够让这个国家中兴的关键!
【左宗棠|左宗棠死后,李鸿章一副挽联,道破两人苦心二十年的“双簧”】他们苦心孤诣,有着共同的目的,所以和而不同,矜而不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深有名教情怀,如此而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