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既然叫“安史之乱”,为何世人只提安禄山,不提史思明?他干啥了

中国古代社会上有过不少的名人,或是名垂青史,或是遗臭万年 。无论是哪一种,他们都曾影响过自己所在的时代,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史思明也是这留下痕迹的一员,他在那场席卷全国的大动乱中,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 。甚至可以说,他比安禄山更狠,明朝史学家王世贞曾如此评价:史思明亦悍胡也,其才力远出禄山上 。
《剑桥中国隋唐史》也有类似的评价:史思明任叛军领袖后,证明是一位杰出的将领 。如果不是他的儿子史朝义在761年春通过与人合谋将他杀害,他很可能推翻唐朝 。两者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胜于安禄山,几乎推翻唐朝 。可见史思明的非同寻常,然而说是说安史之乱,可人们每每提起第一时间总会想到安禄山 。
史思明|既然叫“安史之乱”,为何世人只提安禄山,不提史思明?他干啥了
文章图片

史思明此人狡猾程度不比安禄山弱,他与安庆绪闹掰之后,安庆绪想要除了他 。结果史思明来了一招归顺朝廷,他这归顺只是为了脱离安庆绪,只是表面上的归顺 。私底下招兵买马,再借着李光弼的刺杀,把自己的反叛伪装成被皇帝逼反的 。乾元元年(758年)九月,唐朝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进攻安庆绪,安庆绪抵抗不过 。
只好以帝位相让,换来史思明的发兵,第二年元旦史思明顺势称帝 。但他并未如约放过安庆绪,而是将安庆绪连同四个弟弟一同诛杀,其亲信也未能幸免 。通过这几招,史思明成功掌握了全部叛军,手段不可谓不高 。说来他跟安禄山也算是难兄难弟,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谋杀的,而他也是被亲儿子所杀 。
史思明|既然叫“安史之乱”,为何世人只提安禄山,不提史思明?他干啥了
文章图片

史朝义常常跟着父亲带兵,很得军心,可史思明更偏心小儿子史朝清 。常常有杀掉史朝义改立史朝清的念头,因此他对史朝义也就多有为难,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史朝义对战卫伯玉屡战屡败 。史思明听了后大怒:这小子终究成就不了我的大事,没多久去巡逻又训斥了儿子一番 。史朝义体念士兵太累,计划让他们休息一下就泥抹外墙,史思明以为他偷懒 。
史思明|既然叫“安史之乱”,为何世人只提安禄山,不提史思明?他干啥了
文章图片

【史思明|既然叫“安史之乱”,为何世人只提安禄山,不提史思明?他干啥了】也不听史朝义解释,一顿怒骂,临走时又说了一句话:等我拿下陕州,当晚就斩了这家贼 。听了这话,史朝义如何还能安心?于是乎也来了一招弑父上位,史朝义继位后一败再败,宝应二年(763年)正月在平州温泉栅(今河北滦州西北)林中自尽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就此落下帷幕,人们看安史之乱,大多是看到杨贵妃身殒马嵬驿哪儿 。
至于后续如何,没了美人的相衬,也不会关心兵荒马乱的乱世 。在后半段搅乱唐朝的史思明,自然也不被世人所关心,只能说是他活跃的时期恰好是人们不怎么感兴趣的时期 。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