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读史能明智,但如果你读印度的历史,可能研究越深越会变成个傻子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一代帝王能够审视自身,讲出“以古为鉴”的道理,其行心胸之广阔,让人佩服 。
古印度|读史能明智,但如果你读印度的历史,可能研究越深越会变成个傻子
文章图片

按照规定,外来的雅利安人是浅肤色,他们属于婆罗门和刹帝利,是上等种姓,吠舍和首陀罗为中下层,他们的肤色偏棕或偏黑 。被征服的古印度人只能向雅利安人提供服务,视上层为绝对的权威 。
世界上其他各民族或各个国家,被侵略再反抗,自己站起来打回去的历史并不是没有 。商周时期,我国就曾抗击过西戎、北狄等外敌的入侵,尤其是典籍记载中的“鬼方”还被认为是雅利安人,但他们的入侵都被我们的先祖打了回去 。
古印度|读史能明智,但如果你读印度的历史,可能研究越深越会变成个傻子
文章图片

只是古印度被雅利安人打过一次后,不仅自己起源的文明被灭,还从此一蹶不振,并被乖乖统治了几千年之久 。尤其是在前6世纪到前2世纪的佛陀时期,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更加固化 。
下层种姓一直没有团结起来,还被不断分化、分裂,教派越来越多 。根据文献记载,古印度从来就不是一个完全统一的国家,各个小国互相征伐,公元6世纪初,古印度就有16个国家,当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
古印度|读史能明智,但如果你读印度的历史,可能研究越深越会变成个傻子
文章图片

还是古印度摩揭陀国强盛起来,于公元前324年建立了孔雀王朝,罕见地将印度基本起来,但这样的辉煌仅仅只是持续了50年左右 。本就貌合神离的各个小国为了权力,又都独立分裂了出去 。
但是分裂的各国又不能抵御外族的入侵,也不愿联合起来一起反抗外来部落,于是公元前200年到公元200年这400年间,古印度又先后被古希腊人、有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等民族入侵,这也导致了古印度彻底成为了各民族文化的大熔炉 。
古印度|读史能明智,但如果你读印度的历史,可能研究越深越会变成个傻子
文章图片

反观那时的中国正是秦汉时期,其富庶程度大家都知晓一二,而胆敢入侵我国的匈奴也被汉朝彻底消灭 。即使到了五胡乱华、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还有民族英雄冉闵站出来,拯救了汉人 。
但是,古印度在遭受侵略后却再也没有爬起来过,还“心悦诚服”地为打压自己的敌人服务,一边却陷入了长达上千年的混乱 。直到公元17世纪,英国殖民者入侵印度,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后,印度人完全没有丝毫怨恨 。
古印度|读史能明智,但如果你读印度的历史,可能研究越深越会变成个傻子
文章图片

相反,他们还相当感谢将自己压榨得干干净净的殖民者们帮助他们完成了印度的统一 。而且,由于印度在长期的混战中实在是过于贫困,英国殖民者的到来反而使得他们民众的生活有所提高,他们自然是感激不尽 。
古印度|读史能明智,但如果你读印度的历史,可能研究越深越会变成个傻子
文章图片

【古印度|读史能明智,但如果你读印度的历史,可能研究越深越会变成个傻子】作为一个曾经文明古国,没有任何骨气,也没有任何尊严,更没有任何自我意识,受人操控却不自知 。这在自强自立的中国人看来当真是违背常识的咄咄怪事,难以理解 。也难怪会有人说,看多了印度的历史,会变得越来越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