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75年前雪耻之战:毙俘法军3000人,重伤3艘军舰,法国被迫举起白旗

19世纪初,法兰西传奇人物拿破仑横空出世,他随即领兵横扫欧洲,创造前所未有的“法兰西帝国” 。拿破仑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欧洲局势,他的影响力之大在法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他也是不折不扣的一代枭雄!
可是,在兵败滑铁卢之后,拿破仑的时代就成为过去,拿破仑被囚禁后不仅带走了属于他的荣光,更是带走了法国的锐气 。从此以后,法国就似乎变成了不会打仗的国家:普法战争,法国失败;中法之战,法国失利;二战,在强大德国面前完全丧失了信心,直接投降;唯有在一战中,法国虽败犹荣,可圈可点……
可见,无论是两次世界大战中,还是在局部战争中,法国的战绩可谓惨不忍睹 。
而法国与中国的直接交手也有两次,第一次是发生在清朝末期的“中法战争”,当时清政府日落西山,风雨飘摇,西方帝国主义都想从中国掠夺更多的财富和资源,于是不惜悍然对中国进行侵略,而法国也想分一杯羹 。于是,法国就以殖民地越南为跳板,进军我国西南沿海一带 。1883年12月,中法战争正式打响 。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带领将士取得“镇南关大捷”,重创法国军队,连他们主帅尼格里也身受重伤,还直接导致法国总理茹费里等内阁集体垮台 。只是腐朽的清政府却把“镇南关大捷”当作寻求妥协的绝好机会,他们在英美等国的施压下就主动向法国求和,最终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于是本来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最终却落得个“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屈辱局面 。归根到底还是清朝末期国家腐朽不堪,国力严重下降,统治者又极度缺乏与西方侵略者相抗衡的底气与信心,所在才在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还去委屈求和,这是百年前的耻辱,也是中华民族必须要复兴的原因所在!
第二次中法正面交手是1946年中法海防之战 。二战结束后,被德国揍得灰头土面的法国再次迎来新生,可是法国并没有放弃远在中南半岛的殖民地,于是在1945年9月,一支数千人的法国军队登陆西贡,他们由此开始试图先占领南越然后再向北越进攻 。1946年春中法签订了一些协议,法国就试图让中国军队尽快撤离北纬16度以北的越南,在中国军队还未正式撤离时,法国却急于登陆海防,在未得到中国军队的允许的情况下法国军队就强行登陆,中国军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反击,再次教法国军队做人!
可以说,中法军队两次交手时间相隔半个世纪,但是无论是装备落后的清军还是刚经历抗战的国军,都完全能够将前来挑衅的法国军队揍得满地找牙 。
那么,发生在75年前的中法海防之战,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拿破仑|75年前雪耻之战:毙俘法军3000人,重伤3艘军舰,法国被迫举起白旗
文章图片


法军舰队司令官阿巴努眼见前面的三艘军舰受损严重,就有些乱了阵脚,他急忙指挥舰队暂时后撤,调整队形,试图发动二次进攻 。
在阿巴努的指挥下,法国舰队又形成以6艘军舰为先锋,5艘军舰为后卫的阵型,再次向海防港进发 。
而中国军队继续就计重施,就等待法国舰艇靠近后再进行反击 。果然,在法国舰艇靠近码头之后,中国军队就以密集的火箭弹打击法军舰队,在中国军队强大的攻势之下,法国舰队也就处于坐以待毙的状态,完全无法形成有效的反击 。随即,法军3艘军舰起火燃烧,舰上的法军官兵死伤无数,乱作一团,甚至有不少军官跳海逃生,另外3艘军舰眼见前面损失惨重就赶紧后撤 。
法国舰队的指挥官阿巴努眼见眼前的惨状,完全傻了眼,这与他之前预料的完全不一样!事情为何发展到这种程度,他感到困惑和绝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