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中国人为何都随父姓而不随母姓?并不是封建传统,而是有一定道理

2014年,我国《婚姻法》中规定,子女出生取姓之时,可以从父姓、母姓、抚养人姓乃至隔代血亲之姓,在特殊情况下甚至还能够另起一姓(但条件比较苛刻),可见现代人取姓已经比较自由了 。
封建社会|中国人为何都随父姓而不随母姓?并不是封建传统,而是有一定道理
文章图片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部落生存的条件已经大幅改善,生存资料出现了冗余,生育资源不再成为部落最重要的资源,而男性在获取、掠夺资源的力量优势愈加重要,母系社会开始转为父系社会 。
封建社会|中国人为何都随父姓而不随母姓?并不是封建传统,而是有一定道理
文章图片

同时部落人口大量增长,于是在氏族之中开始出现“姓”,用以分辨母系社会下的不同父系旁支(比如此时出现的风、子、己、祁等姓)因此彼时只有男子有姓,以至于到后来姓、氏还成为地位的划分,男子称姓女子称氏,此时就已经出现了男尊女卑的情况了 。
这个演变过程一直到黄帝时期基本结束,自此之后母系氏族社会转变为父系氏族社会,黄帝姬轩辕膝下25子当中有14子获得了12个不同的姓氏,其他上古大姓也开始大量分化,尤其在周朝实行分封制的情况下,无数诸侯开始以封地为姓,中国姓氏也由此瞬间暴涨至几千个 。
封建社会|中国人为何都随父姓而不随母姓?并不是封建传统,而是有一定道理
文章图片

而氏作为最初的图腾共识,经过千年演变已经无法让后人产生身份共鸣了,反观姓则在这千年时光里不断分化、完善,成为了家族亲缘的纽带 。因此在周朝后期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姓氏开始合并成为一个概念,而这千年时光中随父姓的传统也随着父系社会的发展而固定了下来,到了封建社会之后宗法制更甚时,这种传统就烙印到了每个人的心中 。
>>姓氏小结
【封建社会|中国人为何都随父姓而不随母姓?并不是封建传统,而是有一定道理】由此可见,姓氏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由氏到姓,由随母氏到随父姓的过程,而这整个过程其实是在封建社会正式建立伊始就已经完成了的,因此随父姓其实并非是封建社会的产物,而是男性力量优势不断体现、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是我国古代社会由落后走向进步的反应 。
同样也是因为科技的进步带来的生产力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男性的力量优势逐渐被抹消,曾经昭示着进步的随父姓的传统也逐渐开始瓦解,以至于还在一定程度上被当成了不平等的现象 。
封建社会|中国人为何都随父姓而不随母姓?并不是封建传统,而是有一定道理
文章图片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制度的完善,这种“不平等”的现象也在逐渐消失 。按照现在的法律,子女可以随母姓,也可以随父姓,这之间只看夫妻二人的意愿,彰显了新时代的进步 。只是千年来的随父姓的传统依然留存在中国人的心中,所以如今大多数人还是在出生时就随父姓,这就跟夫妻二人本身的思想和选择有关系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