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贵州一小村庄,满村竟是崇祯皇帝后人,至今不与朱姓通婚

自古以来,亡国之君都没有好下场,能够留得一条全尸就是不幸中的万幸,更不必说留下子孙后代繁衍生息了 。
众所周知,大明崇祯17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皇帝由于信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崇祯皇帝即使大势已去,也毫不妥协,甚至中原还有大片土地被大明朝廷所控制,但是崇祯皇帝却选择了与社稷同在,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缢死在煤山歪脖子树上 。
崇祯|贵州一小村庄,满村竟是崇祯皇帝后人,至今不与朱姓通婚
文章图片

▲ 此村外景
那么,这个村庄的人又是哪位皇子的后代呢?这村里有三座石墓为我们揭示了答案 。
原来,这三座石墓分别是:永王朱慈焕墓、朱慈焕妻墓,“赵恩公”太监墓 。
崇祯|贵州一小村庄,满村竟是崇祯皇帝后人,至今不与朱姓通婚
文章图片

▲ 此村后山上的“太监赵恩公”墓
原来当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让心腹太监护送皇子出城,这位“赵恩公”舍生忘死,一路护送年幼的朱慈焕南下,终于来到了贵州苦竹桠村,“赵恩公”见这个地方山清水秀,而且与世隔绝,便于躲避清军的追捕,于是就在此地定居了下来,并改姓“邹”,长大后的朱慈焕娶了当地女子为妻,生儿育女,在此繁衍生息 。
朱慈焕还将自己从宫中带出来的尚方宝剑作为传家之宝让子孙们传下去,并且还有玉印一枚在长门之妻手中,但是传到现在,历经战火早已不知去向 。
崇祯|贵州一小村庄,满村竟是崇祯皇帝后人,至今不与朱姓通婚
文章图片

▲ 此村村民祖传的“尚方宝剑”
【崇祯|贵州一小村庄,满村竟是崇祯皇帝后人,至今不与朱姓通婚】每年清明节,苦竹桠周围的邹姓人家都会汇聚到苦竹桠拜祭祖宗,并且还会隆重的拜祭一下“赵恩公”,以感谢其当年的救命之恩,进一点后辈的香火之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