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清朝求生欲很强,狂建军校却培养出一票反贼,清廷:我也很无奈啊( 二 )


文章图片

随即引发了一场针对武举改革的大讨论,最后总理衙门综合各方意见后只对武举个别考试内容进行了微调 。就是这样的微调,戊戌变法失败后也被慈禧全面推翻 。如今的我们无法想象,在那个“口径即是正义”的年代,清代科举场上竟然还在用弓马石刀作为考察选拔方式 。
清朝|清朝求生欲很强,狂建军校却培养出一票反贼,清廷:我也很无奈啊
文章图片

三、军校成为革命者的根据地
随着陆军学堂在全国的普及,各地陆小、武备学校一时间师资力量特别紧张 。因此1905年底,大批留日武备生回国后开始担任各类军事学校的教官 。他们中的多数人在留学期间加入了同盟会等革命组织,归国后肩负着使命在军校中传播民主科学思想,为未来的大革命积蓄力量 。
在他们的影响下一些军校成为革命者的根据地,如广东陆军速成学堂中,教员赵声、方紫确等人都是同盟会成员 。广东巡警教练所所长夏寿毕及所中学生200余人也大都加入了同盟会 。据统计,1907年,广东陆军各级学校参加同盟会的学生人数占总量的30%以上 。更厉害的是云南陆军讲武堂,学校一、二、三把手职位均为革命党人把控,校内《民报》、《猛回头》等革命刊物广泛传播,教员甚至设置革命书籍密室,以供学生阅读 。
清朝|清朝求生欲很强,狂建军校却培养出一票反贼,清廷:我也很无奈啊
文章图片

所以武昌起义爆发后,军校生成为了革命的重要力量 。当武昌工程营营地起义枪声响起,离其最近的陆军测绘学堂学生纷纷翻越学校围墙,“争取枪械,为工程援队” 。还有陆军第三中学的学生,在教员易成柏的指挥下领取枪支弹药,驻防蛇山阵地,击溃了接连几波敌军袭击 。这些军校生们“不顾饥饿,不分昼夜,总是荷枪实弹防敌……疲劳极了,就枕戈倒地睡下” 。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起兵响应,各地军校生更是积极参与,他们在战斗中英勇无畏,为推动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清朝|清朝求生欲很强,狂建军校却培养出一票反贼,清廷:我也很无奈啊
文章图片

文史君说
清末近代军事教育发展极为被动,海军糜烂办水师学堂,陆军被胖揍又建陆军学堂 。这种被动使得教育发展不仅处处慢人一步,更重要的是,改革内容新旧交加,成效不好 。清政府的瞻前顾后也不无道理,前有淮系地主乘机上位,后有新式军官在军队扩大影响,反观满人,在军中的存在感越来越小 。对清廷来说,军事教育改革就像是包裹着解药的毒药,不吃立马被内外势力瓜分殆尽,吃了就会逐渐失去对军队的掌控而后患无穷 。军事作为上层建筑,忠实地服务于经济基础,清廷的军校最后培养出一票“反贼”,这也确实是无奈的紧了 。
参考文献
王吉尧:《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解放军出版社 1997年出版 。
甘少杰:《清末民国早期军事教育现代化研究》,河北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
(作者:浩然文史·河南师大春秋学社)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