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胤礽之子弘晳是康熙最喜爱的皇孙,为何康熙却不将其立为皇太孙?
康熙皇帝一生共诞育了35位皇子 , 这些皇子又为他生下了多达97位的皇孙 。在这数量如此庞大的皇孙中 , 康熙皇帝最为喜爱和欣赏的 , 并不是民间广为流传的雍正皇帝之子乾隆皇帝弘历 , 而是被康熙皇帝两度废黜皇太子之位的胤礽之子弘晳 。
可即便是如此 , 朱元璋最终也没有像明朝时期朱元璋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那样 , 将弘晳确立为自己的接班人 , 而他之所以如此 , 也是完完全全在为弘晳做着考量 。
文章图片
其实起初的时候 , 康熙皇帝念在他与胤礽生母 , 也就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之间的感情 , 并且不想自己此前为培养胤礽而耗费的半生心血付诸东流 , 没有想要彻底废黜胤礽的 。于是 , 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是愈发重视对于弘晳的培养 , 希望未来他能够匡正胤礽的得失 。
只不过 , 随着胤礽的两度被废 , 也注定了弘晳终究要与皇位失之交臂了 。
文章图片
康熙不是朱元璋 , 弘晳也无法成为第二个朱允炆 。
康熙皇帝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 , 并将其永远圈禁后 , 依旧非常喜爱着自己的这位皇孙 , 甚至不止一次的表示对于弘晳的遗憾与可惜 。
“弘皙甚贤 , 故不忍立他子 , 而尚尔贬处允礽(胤礽)矣”
可即便是如此 , 当时的环境也决定了康熙皇帝无法像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那样 , 将皇位传给弘晳 , 而这却也是弘晳最大的保护 。
文章图片
首先 , 康熙不愿看到“靖难之役”的再度上演 。
明朝初年 , 朱元璋不顾朝臣们的反对 , 非常“任性”地将皇位传给了太子朱标之子朱允炆 , 结果导致了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 , 靖国难”的口号 , 发动了靖难之役 , 就此推翻了朱允炆 。
相比于朱允炆几乎只需要面对朱棣这么一个“不听话”且非常“难缠”的叔叔 , 弘晳的处境则要凶险太多了 。毕竟 , 包括后来继位的雍正 , 以及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四阿哥胤禵这一众“八爷党”成员 , 甚至是三阿哥胤祉与十三阿哥胤祥 , 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
如果康熙皇帝真的将皇位传给弘晳 , 其所面临的只会是更加复杂的朝局以及更加激烈的朝堂对抗 , 而这些却是弘晳所根本无法应对的 。毫不夸张的说 , 让弘晳继承皇位 , 就是将他置于了一个滚烫的“火炉”之上 , 康熙皇帝也断不会如此的 。
文章图片
其次 , “九子夺嫡”太过于残酷了 , 康熙皇帝也要保护弘晳 。
历史上真实的“九子夺嫡” , 其激烈程度实际上是远超现在影视作品的演绎的 , 众位康熙皇帝为了争夺皇位是骨肉相残、兄弟阋墙 , 已然到了不将对方置于死地不罢休的地步 。
事实上 , 胤礽的两度被废 , 除了他与康熙皇帝之间日益激烈的冲突和矛盾 , 与其他皇子对其持续不断地打击、揭发、排挤也是密不可分的 。
如果康熙皇帝真的将弘晳扶上了皇太孙之位 , 那么弘晳也会像他的父亲胤礽那样成为众矢之的 , 进而遭到疯狂的针对 , 难以获得自保 。
推荐阅读
- 刘炽平|腾讯实习生为何敢提“建议”?传其为天士力副总之子
- 胤礽|雍正王朝:王掞看似在保举胤礽,实则却借机痛斥胤禩的假仁假义
- 梁启超|最狂肇事者,撞伤梁启超之子后,扔下名片开车便走,结局如何?
- 谭咏麟|谭咏麟具有一生不变的爱国情怀,一切只因他是抗日英雄之子
- 周武王|周武王刚去世,纣王之子就趁机复国,差点颠覆西周统治
- 爱新觉罗·胤礽|清代权臣索额图之死
- 明日之子王竟力淘汰全场欢呼 王竟力为什么?这么招黑?[图]
- 爱新觉罗载淳怎么死的,慈嬉之子载淳是怎么死的?【图】
- 胤礽两次立为太子而被废,难道他真的不是当皇帝的料吗?[图]
- 曹操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