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大明王朝1566》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情节?

作为一部最精彩的权谋剧,《大明王朝1566》中隐含着许多细思极恐的情节,可能会颠覆我们对清流派的认识 。
一、改稻为桑是清流派给严党下的套
祸国殃民的改稻为桑之国策,实际上是被清流派给逼出来的 。在嘉靖四十年的御前财政会议上,清流派就上一年度国库亏空一事向严党发起了猛烈攻击 。
大明王朝1566|《大明王朝1566》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情节?
文章图片

胡宗宪
掠之于民的改稻为桑是国策必须推行,但是胡宗宪不会让它搞成(胡宗宪是怕激起民变,导致内忧外患),清流派也不会让它搞成(清流派是要通过搅黄改稻为桑从而扳倒严党),所以掠之于民的目的就落空了 。
掠之于民无望,严党不死心、嘉靖也不死心,所以就开始掠之于商,马上就把浙江首富沈一石的家产给查抄了 。谁都没想到,沈一石的家产是个空壳,根本堵不上国库这么大的窟窿 。
掠之于商失败了,嘉靖就开始掠之于官,下令查抄了浙江巡抚郑泌昌、浙江按察使何茂才的家产 。
五、清流派并不爱民
清流派不爱民这一点在剧中有多次表现,比如第一集张居正明知改稻为桑会给浙江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他还是默认了这一国策的通过,因为他要通过改稻为桑扳倒严党 。
大明王朝1566|《大明王朝1566》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情节?
文章图片

张居正
然后就是毁堤淹田之后,清流派在裕王府议事,张居正再次打算牺牲掉被淹的淳安和建德两个县的百姓 。但是裕王妃说:“没有君父看着子民受难,却袖手旁观的 。胡宗宪尚且知道爱护自己任地的百姓,裕王和忠臣们更不应该视若无睹 。”狠狠地打了清流派的脸 。
再有,严嵩找徐阶谈话,希望徐阶的学生赵贞吉能借粮给胡宗宪 。浙直总督胡宗宪来到苏州,找到应天巡抚赵贞吉借粮,赵贞吉不借 。赵贞吉委婉地告诉了胡宗宪,朝廷的清流派给他打了招呼,不让他借粮给胡宗宪 。
【大明王朝1566|《大明王朝1566》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情节?】所以,清流派并不爱民 。在剧中,无论是严党还是清流派,都不过是把天下百姓当做斗争的工具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