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坑道|26年后,上甘岭坑道的唯一女兵,在纽约餐馆被当年美战俘一眼认出


上甘岭坑道|26年后,上甘岭坑道的唯一女兵,在纽约餐馆被当年美战俘一眼认出
文章图片

哪怕是家中破产,刘禄曾在入朝以前,也一直过着颇为优越的生活,而在抗美援朝期间,洗衣做饭,一切生活都要自己负责 。
战地里不是每天都有燃料的,没有燃料的时候,大家就得生吃玉米 。
刘禄曾是个文质彬彬的女子,但在战场上,她也得自己劳动,要和别的同志一起把几百斤山草和树枝拖下山 。
在这样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刘禄曾逐渐养成了坚强的品性,磨练出了坚韧的意志 。
她不再是温室中受不得风雨的花朵,她是战地黄花,是从泥泞和困苦中顽强生长出来的小草 。
在工作中成长
刘禄曾等十位青年被分配到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部敌工部,他们刚开始接触到的工作是以最快的速度翻译缴获的美军军事用品和宣传品上面的英文 。
英语是刘禄曾的强项,但她不懂军事用语,于是边翻译边查阅资料突击学习,很快就适应了工作 。
上甘岭坑道|26年后,上甘岭坑道的唯一女兵,在纽约餐馆被当年美战俘一眼认出
文章图片

此外,刘禄曾还要肩负审讯俘虏的工作,了解他们的来龙去脉,并给他们解释我国志愿军的俘虏优待政策 。
这些俘虏多数是美国的士兵,部分是南朝鲜的,刘禄曾最初见到他们时,他们披着毛毯,听见飞机轰炸扫射的声音便四处逃窜,很是狼狈 。
刘禄曾面对的俘虏是个性迥异的士兵,她需要各个击破 。
在面对趾高气昂、目中无人的美军飞行员时,刘禄曾取消了他的一切优待,将他同一个南朝鲜的俘虏关在一起 。
几天后,那个飞行员主动跟刘禄曾说话:“刘军官,对不起,前几天是我态度不好,请不要把我和南韩士兵关在一起,我愿意回答你的问题 。”
有一个黑人士兵,刘禄曾看透了他的矛盾心理——在美国遭受种族歧视,却还要上战场卖命,到底值不值得?
利用这种心理,刘禄曾用娴熟的英语与他对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
很快,黑人士兵便交待了所有细节 。一名美国士兵在接受审讯时哭哭啼啼,不愿正面回答问题 。
刘禄曾便用较为温和的话语去安抚他,给他讲俘虏优待政策,问他:“你为什么要离开温暖的家,跨越太平洋,来这里破坏别人的家呢?”
上甘岭坑道|26年后,上甘岭坑道的唯一女兵,在纽约餐馆被当年美战俘一眼认出
文章图片

温情的言语很快就打动了这名俘虏,他低下头来,老老实实回答刘禄曾经的问题 。
得知一名油里油气的俘虏是为了抵掉刑期才参军时,刘禄曾严肃地对他说:“你在国内犯的是小罪,来朝鲜屠杀人民是大罪,人民的法庭是要重判你的!”
俘虏的眼睛里出现了惊恐的神色,立刻规规矩矩地回答问题 。
审讯俘虏的过程,也是刘禄曾自己成长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她觉得自己成熟起来了 。
上甘岭坑道唯一的女同志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在12月的圣诞节前夕,我军决定对敌军展开政治攻势,急需一名会英语的士兵在前线利用广播向敌人喊话,摧毁他们的心理防线 。
刘禄曾主动请求上前线去担当这一大任 。
虽然不是去直面敌人打仗,但到前线去还是要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层层的炮火封锁线 。
上甘岭坑道|26年后,上甘岭坑道的唯一女兵,在纽约餐馆被当年美战俘一眼认出
文章图片

刘禄曾和几名士兵一起穿过开阔地,如倾盆大雨一般的炸弹就在他们身旁爆炸,轰炸停止后,一名士兵便对刘禄曾喊道:“快跑!”
刘禄曾背着十几斤重的行装爬过山,跳入战壕,身旁不时有炮弹飞过,有一枚大炮弹在不远处爆炸 。
弹片擦着刘禄曾的衣服飞过,她才发现那枚大炮弹就在不远处,如果隐蔽的地方偏了一点点,她恐怕已经不在人世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