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朱棣明明是“谋权篡位”者,为什么后世的中国人却很少骂他?

【朱棣|朱棣明明是“谋权篡位”者,为什么后世的中国人却很少骂他?】纵观朱棣靖难之役的始末 , 我们便会发现朱棣简直是古代反王里最“秀”的一位 。抛开造反的过程不谈 , 他凭借政治秀将非法政权变成合法政权 , 并让政权获得国际地位的做法 , 简直令人拍案叫绝 。历史上造反的王爷数不胜数 , 但成功的却只有朱棣一位 。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 所以后人习惯性地将这场战争叫做“靖难” , 殊不知这两字满含悖论 。以王的身份觊觎皇权 , 以庶的身份夺嫡 , 以叔父的身份谋侄 , 这是在靖的哪门子难呢?
朱棣|朱棣明明是“谋权篡位”者,为什么后世的中国人却很少骂他?
文章图片

前面我们归纳了朱棣“合法化工程”的实施步骤 , 以及该工程的生命周期 。朱棣揪住朱允炆违背祖制的这一点不放 , 反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削藩 。然而 , 不论是从朱允炆的性格来推敲 , 还是现存史料中朱允炆的政策来看 , 他根本没有违背《皇明祖训》(如果这就是朱棣所指的祖制的话) 。
朱棣唯一能抨击朱允炆的证据只有一个 , 那就是《奉天靖难记》里出现的:
“今虽不设丞相 , 却将六部官增至极品 , 是不设丞相 , 反有六丞相也 。”
《奉天靖难记》是一部和檄文差不多的作品 , 其目的就是为了给朱允炆泼脏水 , 证明奉天军是王者之师 , 所以里面有多少夸大其词的成分不言而喻 。可即便如此 , 能直接抨击朱允炆的罪状仅这么一条 , 这根本没法将朱允炆违背祖制的罪名坐实 。
所以就不难理解 , 为什么朱棣要执意焚书了 。
表面上他似乎给大臣们一个台阶 , 让他们投效自己 , 实际上是想把一切朱允炆合法的证据都烧光 , 这样就能肆无忌惮地给他扣帽子泼脏水 。
朱棣的焚书堪称绝妙 , 大臣们即便明白接下来朱棣会对朱允炆进行一系列的栽赃 , 但基本不会有人站出来提出异议 , 为何?朱棣手下的文武大臣 , 基本可分为两类 , 一类是自靖难便开始投靠朱棣的燕王私党 , 一类是刚刚得到了朱棣宽恕的朱允炆一党 。朱棣的私党自然会不遗余力地帮助朱棣巩固合法性 , 朱允炆一党刚刚受了朱棣恩惠 , 若不借坡下驴岂不是嫌命长?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 , 欲踪迹之 。且欲耀兵异域 , 示中国富强 。”
——《明史》
朱棣靖难成功后第三年 , 便派马和进行了浩浩荡荡的下西洋行动 。然而 , 明史里给出的理由本末倒置 。“示中国富强”这一根本原因被摆在了后面 , 而“欲踪迹之”却被说成了主因 。
朱棣|朱棣明明是“谋权篡位”者,为什么后世的中国人却很少骂他?
文章图片

在郑和与其他国家往来的官方文书中 , 我们根本看不到他下功夫寻找建文帝 , 这是为什么呢?就算郑和船队有上万人 , 但去世界各地找一个人的下落还是非常困难的 , 若不借助诸国的力量 , 无疑是大海捞针 , 何时能寻到?
实际上 , 朱棣早就知道朱允炆的结局了 , 没准当时都已见到朱允炆的焦尸了 。只不过 , 当时的他还没有完成“合法化工程” , 所以才创造允炆未死的假象 , 让世人看到他想把惠帝找回来对质一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