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时代的清朝实力如何?盛世的巅峰,苦难的开始,人民越过越惨
说起清朝,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更多的是1840年以来的割地赔款的历史,但是清朝曾经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段时期,后世称之为康乾盛世 。
在这长达100多年的盛世中,又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便是康熙二十年之后的开创时期,第二则是雍正当政时的改革发展时期,第三则是乾隆十六年之后的顶峰时期,之后康乾盛世便由盛转衰 。
而作为康乾盛世的最后一个阶段,乾隆时代的中国实力又究竟如何呢?
文章图片
二、国富民穷,盛世下的危机
康乾时期,自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天下承平了将近五十年 。这一时期人民安居乐业,因此人口得到了极大的繁衍,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平均年均增长280万左右,从乾隆初年的1.5亿人口,到乾隆末年,这一数字就达到了3亿,足足翻了一倍 。
乾隆时期的经济财政实力也是相当雄厚,在乾隆中期时,垦田总数达到了741万余顷,田赋年收入达到了4887万两,比康熙时期也是足足翻了一倍 。而国库存银,从乾隆即位之初的3453万两,到乾隆三十九年则增长到了7390万两 。可以说这一时期清政府的经济实力相当强大 。
文章图片
但是清朝的财政收入和经济实力的体现,主要还是来自于农业和手工制造业 。与同一时期的欧洲各国已经开始工业革命相比,乾隆时期,清朝的经济形态还是较为原始,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之中,工商业发展严重受阻,新的经济形态迟迟未能发展起来 。
此时,中国的经济虽然还是处于世界前列,但已经开始呈现衰落的态势 。
即便如此,乾隆时代的盛世却更像是表像,清朝更大的危机正在逐渐萌芽 。当时,清朝在军事实力和经济总量上面是当之无愧的盛世,但是如果要细化到当时的每一个百姓头上,那么这一个盛世就显得有点“名不副实” 。
无论在哪个时期,吃饭都是头等大事,正是在吃饭这一问题上,乾隆时期的中国百姓过得很苦 。据统计,在1700年的时候,中国的年人均粮食产量还能有835斤,而到了1795年的时候,下降到了582斤 。
这一下降的原因,是粮食产量的增加远远赶不上人口数量的增长,而这也导致了民生的困苦 。更甚的是,这一时期的土地兼并十分厉害,底层百姓根本就没有土地的所有权,每年耕作收入的六七成都要上交给地主 。因而,导致了上层社会的生活十分豪奢,但是底层百姓吃糠咽菜的记载却比比皆是 。底层百姓一旦遭遇灾年,就不得不卖儿卖女,成为无家可归的难民 。
文章图片
三、封建时代的最后辉煌
无疑,乾隆时代是康乾盛世的顶峰时期,同时也是清王朝最后的辉煌时期 。但自此之后,清王朝的弊病就再也掩盖不下去了 。
这一时期的清王朝就综合国力而言,在世界范围内还处于顶峰,各国更是纷纷遣派使者前来访问 。清朝军队在平定内乱和打击外敌上面的成绩也是拿得出手的,而经济财政收入也是让世界各国眼红不已 。但是这一成就,却是建立在底层百姓的艰难度日的情况下的 。
文章图片
在乾隆时期,国力实际上是不断在消耗的,乾隆的十全武功也曾侧面体现出了这一时期,国家是不安稳的,不断发生的内乱反应出了底层百姓对于当政者的不满 。
这说明,康乾盛世在乾隆时代已经是彻底走到头了 。而当乾隆在头疼国内不断爆发的起义时,欧美各国却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生产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
推荐阅读
- 互联网时代|这5类商品尽量去实体店买,否则坑的还是自己!
- 从业者|这行成为“香饽饽”?“懒人经济”时代来临,大批从业者月入万元
- 王卡|宣告一个时代结束!中国移动:10086 App月底停止运营
- 报告解读|后疫情时代,企业如何跨越数字分水岭?工信部给出7大建议 | 发展研究中心
- 工信部|互联网的柏林墙即将倒掉,一个新时代的混沌从这周五开始!
- 互联网时代|“新微信”诞生, 马化腾已正式确认, 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吗
- 到店消费3.0时代,如何留住实体店消费者?
- 数字化|华策影视:成立专门元宇宙新业务部门,抢抓数字化时代新发展机遇
- 互联网时代|马云:阿里巴巴不能倒闭,否则会有3000万人失业
- 王饱饱|新消费时代,品牌增长的底层逻辑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