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美国独立那一年,乾隆皇帝在做什么?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世界文明的兴衰变化从来都是一个巨型呼啦圈,有些人是抵不过外族入侵而倾颓,有些则是自愿放弃自身挺身前进之势头,像怕事蚯蚓似的钻进土里不谙世事,而历史的审判总会如期而至 。
人们常说溥仪葬送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却没有意识到清代中期之乾隆是如何坐吃山空,顶着祖上光辉干着奢侈挥霍之事 。当我们翻开当时的世界地图,将中国和美国同时圈出来时,我们会惊讶于历史的玩笑 。
乾隆|美国独立那一年,乾隆皇帝在做什么?
文章图片

盛世之中,连家犬都是滋润无比的,然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无边的太平似乎使得清人迷失了方向,成为了历史棋盘上孤苦伶仃的棋子 。
退一万步说,满族人毕竟是属于游牧民族,其缺水便渴望水,其缺水也不知道水的广阔前途 。康乾盛世下,清朝国力强盛、战无不胜,周边国家唯唯诺诺、俯首称臣,“天朝上国”观念像一盘树根,愈延愈深,根深蒂固,乾隆开始“糊涂”了 。
1757年,乾隆下达了第一道禁海令,也就是闭关锁国的政策之一,后世将之称为“一口通商”政策 。政令要求中国沿海地区统统关闭港口,只留下广州与外商打交道 。清朝的眼界进入了沟渠之中 。
乾隆|美国独立那一年,乾隆皇帝在做什么?
文章图片

《还珠格格》虽然是琼瑶笔下幼稚无比的古装爱情剧,其中却掩藏不了一个铮铮事实,那就是乾隆七下江南 。且不论乾隆帝是否处处留情,但处处留豪华阵容是有目共睹的 。
例如在1751年时,乾隆在下杭州时见到了一座富丽堂皇的西湖行宫,据了解,这是当地官员为了迎接他而特意花费了1年时间修建的建筑,可见其南下的场面是有多么大了 。
此外,乾隆还喜欢巡盛京,即清代奠基人皇太极的发家之处 。尽管政府内部将三巡盛京的行为定义为告诫统治阶级不忘祖上艰苦奋斗之精神,在巡游过程中却一点也不似当初艰苦奋斗之模样,反而更显讽刺 。
乾隆|美国独立那一年,乾隆皇帝在做什么?
文章图片

三、老糊涂遇上马屁精
乾隆帝在位期间一共巡盛京3次,最后一次是在1783年,此时的乾隆已经72岁高龄 。事实上,与其将其行为称之为“巡”,不如干脆称为“游” 。
据清史记载,乾隆游盛京的路线大致如下:起点为北京,乾隆等人经蒙古绕黑龙江,木兰围场是必要的打猎场所,最后再路过大兴安岭到达盛京 。这一路上,各地官员一点也不亚于江南阿谀奉承之人 。
如此看来,乾隆巡游的行为又何异于隋朝的亡国之君隋炀帝呢?
乾隆|美国独立那一年,乾隆皇帝在做什么?
文章图片

18世纪中叶,美利坚人的痛苦是深重的,他们的呼喊声不会让乾隆帝听到,就像他无视了大西洋海岸的大不列颠国一样 。百年之后,乾隆帝的错误将让后世子孙蒙受无尽的灾难 。
小结: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有这样一句话:“当它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历史已经不愿意给它机会了 。”泱泱中华竟然眼巴巴地将强国之位拱手相让,这何尝不是18世纪清王朝统治下的悲哀?
我们除了梦回唐朝,有时还会梦回清代,不过前者是为了享受盛唐奢华之气,后者是为了拯救中国,不然怎么会有如此多穿越剧,嚷嚷着要给清政府来个翻天覆地的大换血 。
乾隆|美国独立那一年,乾隆皇帝在做什么?
文章图片

东太平洋的枪声也许永远不会传到大洋彼岸,但历史已经宣告了二者的胜负,若干年后,美利坚就要拿着大棒敲打清政府腐朽的身躯了 。好在十年后的浙江嘉兴南湖之上,一艘红船迸出了耀眼的金光,中国洗清屈辱的时刻到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