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谷奇谋|甘肃马拉松悲剧,也可解三国子午谷之谜:诸葛亮拒绝魏延是相似道理


子午谷奇谋|甘肃马拉松悲剧,也可解三国子午谷之谜:诸葛亮拒绝魏延是相似道理
文章图片

子午谷极易遭遇极端气候
我们知道,秦岭山地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南方暖湿空气在此受到阻挡,因此南北气候差别很大 。不仅如此,由于秦岭南侧从山脚到山坡,海拔高度出现急升,南方暖湿空气在山坡地区会形成大量降水 。
所以,秦岭南侧山地的年降水量(可能在1000-1500毫米),要远远高于南边的汉中盆地(大约在700-900毫米) 。不幸的是,子午谷通道的大部分路线,都要是从这些多雨的山地间通过 。
子午谷奇谋|甘肃马拉松悲剧,也可解三国子午谷之谜:诸葛亮拒绝魏延是相似道理
文章图片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北伐中原,选择在少雨的春季(3-4月) 。但是,位于山间的子午道,在春季可不是“少雨”这么单纯 。在这个季节里,秦岭南侧山地气候多变,极易出现突发的极端气象,就像是甘肃马拉松在5月中旬遭遇的情况一样 。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魏延率军在子午道行军,由于路线较长,遭遇阻击和伏击的风险很大 。一旦军队长时间停留在子午谷内,只要突发暴雨,这支军队就凶多吉少 。春季虽然少雨,但是只要下雨,气温就会很冷,士兵缺乏御寒装备和避雨场所,就会出现甘肃马拉松那样“人体失温”现象 。我们现代人遇到这种情况都很头疼,更不用说古代人了 。
子午谷奇谋|甘肃马拉松悲剧,也可解三国子午谷之谜:诸葛亮拒绝魏延是相似道理
文章图片

被暴雨击垮的大军
事实上,魏延在子午谷可能遭遇的困境,在历史上就有现成例子 。
就在两年后的公元230年,魏军大举进攻汉中 。其中,司马懿一军走祁山道,曹真一军走斜谷道,张郃所领一军走的就是子午道 。结果,魏军被蜀汉军队堵在秦岭的几条山谷内,同时遇上了长达30多天的大雨 。由于暴雨造成大量兵士饥寒而亡,十几万魏军几乎崩溃 。诸葛亮轻松就击退了魏军的攻势 。
子午谷奇谋|甘肃马拉松悲剧,也可解三国子午谷之谜:诸葛亮拒绝魏延是相似道理
文章图片

可见,“子午谷奇谋”的最大问题不在于作战风险,而是行军气象风险 。而且,作战一旦不利也会极大提升气象风险 。
所以,诸葛亮北伐通过秦岭山地都非常谨慎,粮草和营地都会做好充分准备,避免长时间停留在秦岭山地的多雨地区里 。这些才是诸葛亮六出祁山战略上的客观因素 。
子午谷奇谋|甘肃马拉松悲剧,也可解三国子午谷之谜:诸葛亮拒绝魏延是相似道理
文章图片

说道“暴雨是行军的大敌”,自然也要谈一谈侵华日军在1944年遭遇的“长台关事件” 。
1944年,日军发动“一号作战”时,日军第27师团在进军河南的战役中,先后两次发生“暴雨导致大量士兵冻死冻伤”事件 。
子午谷奇谋|甘肃马拉松悲剧,也可解三国子午谷之谜:诸葛亮拒绝魏延是相似道理
文章图片

首先是4月23日发生在黄河北岸,突然发生瓢泼大雨,“地面泥泞过膝,气温急剧下降,寒气逼人”,日军第27师团数十人冻死,二千余人被送进野战医院,骡马几乎全部冻毙 。
然后是更惨的5月15日,在淮河的长台关渡口,第27师团夜间行军遭遇暴雨,步兵还能四处找房子躲避,炮兵部队甚至只能整夜站在雨里 。这一晚,日军第27师团冻死166人,冻伤冻病估计数千人,整个师团几乎丧失了一半战斗力 。
子午谷奇谋|甘肃马拉松悲剧,也可解三国子午谷之谜:诸葛亮拒绝魏延是相似道理
文章图片

从这个事迹来看,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一旦遇到不测,以及魏军进攻汉中因暴雨大批死亡,这些场景都可以通过“长台关事件”的真实记录想象出来 。
【子午谷奇谋|甘肃马拉松悲剧,也可解三国子午谷之谜:诸葛亮拒绝魏延是相似道理】所以,古代人行军打仗,也都会注重气象因素 。任何一位名将如果不重视地理气象,哪怕名声再响亮,都不过是虚有其表而已 。(作者:陶慕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