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吴三桂已饮马长江,兵力是清军的2倍,为何在湖广地区停滞不前?

【吴三桂|吴三桂已饮马长江,兵力是清军的2倍,为何在湖广地区停滞不前?】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留给了后世两大印象:一是勤政,明末是多事之秋,内忧外患,朝中有操纵舆论的东林党,边疆将士又该如何安排?朱由检从明熹宗朱由校那接过烂摊子,是非功过也不好简单评说;其二是煤山殉国,在李自成攻入北京,朱由检没有选择逃离京城,也不愿被俘受辱,倒是死得悲壮 。
吴三桂|吴三桂已饮马长江,兵力是清军的2倍,为何在湖广地区停滞不前?
文章图片

与顺治帝相比,康熙帝更得孝庄太后之心,是一个颇有手段的皇帝,当年,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削藩过于稚嫩,但清军入关后的第二位清朝皇帝,康熙帝却有一番谋略 。
南明的永历帝死后,清朝廷就已经在着手裁抑吴三桂的权势,比如先后找理由收缴了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印信、剥夺了他的司法特权 。
三藩分别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1674年吴三桂自称“周王”时是处在有利位置,从兵力上来说,吴三桂有着清军2倍的兵力,另外,俄罗斯帝国也是趁火打劫,威胁清朝如果不低头,就支援吴三桂 。
吴三桂|吴三桂已饮马长江,兵力是清军的2倍,为何在湖广地区停滞不前?
文章图片

吴三桂饮马长江,康熙帝未必不惧,但“长江后浪推前浪”,与朱由检相比,康熙帝则要显得睿智许多,根本不是在一个水平层次上,而这战若是博赢了,清朝也就稳了 。
康熙帝确实赢了吴三桂,先是稳住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只要这两人一犹豫,对吴三桂是不利的 。并且清朝廷早就对吴三桂心存戒心,因此让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娶了皇太极的女儿,明面上是驸马,实际上是人质,这不,吴三桂刚反,吴应熊就被捕了 。
吴三桂|吴三桂已饮马长江,兵力是清军的2倍,为何在湖广地区停滞不前?
文章图片

但康熙帝并没有急于杀吴应熊,这毕竟是他手上的一个筹码 。但吴三桂在湖广停滞不前,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吴三桂在途中突然离世,以至于群龙无首,结果被清军击败,就好比当日吴三桂带兵进京勤王,途中就听到崇祯帝在煤山上自尽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