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晚清老照片:穷人穷得不像样,住窝棚、吃野菜

小编搜集了一组晚清老照片,展现彼时的社会面貌 。照片中没有大人物、大事件,都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能够直观地揭示真实的历史图景 。从拍摄技巧来说,这些照片算不上优秀作品,好几张焦点失调、构图失衡,显然不是行家所为 。但其意义并非艺术性,而是其包含的历史信息,从这一点来说,每一张都很有价值,值得我们珍视 。
晚清|晚清老照片:穷人穷得不像样,住窝棚、吃野菜
文章图片

这张照片说明当时报纸传播已经比较发达,卖报之人走街串巷,只要识字,尽可购买翻阅 。
晚清|晚清老照片:穷人穷得不像样,住窝棚、吃野菜
文章图片

水烟袋是吸水烟的工具,烟从水过,据说烟味醇和 。乾隆时期刊行的《烟谱》这样描述吸水烟的方法:“先含水在口,故烟性虽烈而不受其毒……又或以锡盂盛水,另有管插盂中,旁出一管如鹤头,使烟气从水中过,犹闽人先含凉水意 。”使用水烟袋,就是《烟谱》所说的第二种情形 。
晚清|晚清老照片:穷人穷得不像样,住窝棚、吃野菜
文章图片

我们身边有人吃野菜,那是为了亲近大自然,追求新鲜美味 。照片里的人挖野菜,那是因为饥饿,没有粮食吃,只能靠野菜充饥活命 。晚清有明确的记载,农民吃野菜是常态,吃粗粮算是不错的生活,吃大米饭、白面馒头堪称改善生活 。老辈人口中所说的“穷”,就是这个意思 。
晚清|晚清老照片:穷人穷得不像样,住窝棚、吃野菜
文章图片

他们的家园因为遭受灾害被毁,只能搭窝棚居住,勉强栖身 。看看那个孩子所穿的衣服,就知道他们多么可怜!
晚清|晚清老照片:穷人穷得不像样,住窝棚、吃野菜
文章图片

“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秔 。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 。”农民辛辛苦苦一整年,依然吃不到细粮,甚至吃不饱 。你要问粮食去了哪里?县太爷和地主老财能给出答案 。
晚清|晚清老照片:穷人穷得不像样,住窝棚、吃野菜
文章图片

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一串一串铜钱,右侧有一台称银两的戥子 。在此可将银两兑换成铜钱,也可将铜钱兑换成银两 。清朝民间经济活动中同时使用银两和铜钱交易,两者之间经常需要兑换 。不过,晚清时期存在“银贵钱贱”的现象,原本一两白银兑一千文铜钱,后来逐渐形成剪刀差,一两白银兑一千二百文、一千五百文甚至一千八百文铜钱 。也就是说,相对于铜钱,银两的保值增值属性更好 。
晚清|晚清老照片:穷人穷得不像样,住窝棚、吃野菜
文章图片

【晚清|晚清老照片:穷人穷得不像样,住窝棚、吃野菜】独轮车小巧灵便,可以在狭窄的小道自如行走,能运物、也能载人,一当两便 。只是驾车人需要较高的技巧,稍有不慎,左右失衡,就会导致翻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