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孙策死前,力排众议让孙权继位;孙权称帝后,如何对待孙策后人?

兴平五年,公元195年,20岁的孙策,仅仅拥有一支近千人的军事小队而已 。
然而,5年后,26岁的孙策,已经是整个江东地面上的无冕之王,整个江左之地已无人能与之争锋,连曹操也要与孙家联姻示好 。
孙策|孙策死前,力排众议让孙权继位;孙权称帝后,如何对待孙策后人?
文章图片

然而,他的兄长孙策当年将位置传给他,他却没有准备将帝位传回孙策一系 。
当年,孙权以长子孙登为太子,以陆逊为辅镇守武昌;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追孙策为长沙桓王 。
孙策去世时,大约有一子三女,长子孙绍受封吴侯,后改封上虞侯;三女分别嫁给了江东四大家族的陆逊、顾邵和朱纪 。
并且,孙绍几乎没有参与什么东吴的军政,只在制定礼仪等事件中有少许的记录,已经几乎没有什么政治影响力 。
可见,孙权不仅不准备将位置传回给孙策一系,还极力的让孙策的后人远离权利中心,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宗室王侯就好了 。
后世很多人对比司马昭、司马炎父子对叔父司马师的做法,来指责孙权薄情寡恩,不知感激孙策的传位之恩,不仅没有给孙策追尊皇帝,连对待孙策的后人孙绍也如此薄情 。
孙策|孙策死前,力排众议让孙权继位;孙权称帝后,如何对待孙策后人?
文章图片

但事实上,当初孙策是别无选择,但此时的孙权却不是,对于他来说,让孙策的后人淡出政治,或许是对孙氏皇族、对孙策后人最好的选择 。
03
对于孙权是否薄情不好定论,但孙权对于继兄统江东这一点,应该是颇有微词的 。
时间回到30年前,公元200年,孙权刚刚即位的时候 。
孙策死后数年,整个江东地面上瞬时动荡不安 。豫章、会稽等地山越数万趁机叛乱,庐江太守李术公开叛乱 。甚至连孙权的弟弟,丹阳太守孙翊也被部下杀死,连带还杀了宗室孙河 。
不仅如此,宗室内部很多人也并不认可孙权的地位 。
公元200年初,曹操令子曹彰娶了孙策堂兄孙贲的女儿 。孙权即位后,孙贲之弟孙辅担心孙权不能保有江东,竟通过侄女的关系,与曹操暗通,准备献地于曹操 。
孙权的另一位堂兄,叔父孙静的长子孙暠,更是直接兵向孙权驻地会稽,准备武装夺权 。
这就是孙权即位之初,江东的局面 。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如果不果断采取措施,本就不服的江东士族们还会将多少涌动的暗流带到明面上来,还真不好说 。
孙策|孙策死前,力排众议让孙权继位;孙权称帝后,如何对待孙策后人?
文章图片

面对这种局面,孙权一面以孙策留下的辅臣张昭、周瑜为师,一面果断亲率大军平定李术的叛乱,又遣人平定山越叛乱,可谓雷厉风行,很快孙权就打败了李术、平定了山越,收编余众4万余人 。
在明面上的平定之后,接下来就是吃软不吃硬的江东士族了 。孙权的办法很简单,我孙家已是江东之主,总有些贪图名利的士族会选择服从,我先搞定愿意服从的,再通过他们搞定江东士族 。
孙权的这一招很管用 。很快,通过相互举荐,诸葛瑾、鲁肃、严畯、步骘、陆逊、徐盛、顾雍、顾邵等人选择与孙氏政权合作,江东士族代表朱张顾陆、盛魏虞周,有一半都有了代表 。
有了这些人的合作,孙权的地位很快也就得到了江东地面上的普遍承认和支持 。
紧接着,孙权又厚待牺牲的宗室孙、孙河遗孤,软禁孙辅,安抚团结宗室势力 。
公元203年,当这一切完成的时候,孙权才真正成为人人信服的江东之主 。
但他不仅仅是继承和代替了孙策的位置,而是把孙策建立的毛坯房,变成了一块精装修的、稳定的后花园 。
孙权的功业还不仅于此,孙策留下的仅仅是江左四郡之地,而到229年称帝的时候,孙吴帝国的疆域涵盖了荆州、扬州大部和交州全部,扩大了一倍有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