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司马懿离世前,留下17个字的遗言,揭开空城计的秘密

“空城计”这个故事最早出自于《条亮五事》:
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 。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埽地却洒 。
为了丰富人物形象,《三国演义》对这个故事进行了再创作: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尘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
司马懿|司马懿离世前,留下17个字的遗言,揭开空城计的秘密
文章图片

而空城计就发生在曹叡当政期间的公元228年,彼时曹真病逝,只有司马懿可以应付诸葛亮北伐,曹叡才不得已将他放上战场 。
可司马懿知道自己不能赢得太漂亮,如果赢得太好,那么曹叡一定会嘉奖他,但对于他来说,任何一种嘉奖在当时都会变成催命符 。
更何况打败诸葛亮之后,没有了诸葛亮的制衡,司马懿的作用也就不大,曹叡出于永绝后患的心理,未必不会找个理由宰杀了他 。
思前想后司马懿都是不能杀诸葛亮的,即便之后他要面对众多的嘲笑,众多的纷争,众多的不解,他还是逃了 。
司马懿|司马懿离世前,留下17个字的遗言,揭开空城计的秘密
文章图片

所以临终前司马师问他的时候,他会说:“吾事魏历年,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惊骇 。”这一句其实就是空城计中他会中计的根源 。
由于被三任君主防着,他自己心中也养成了多疑的习惯,而且因为害怕不由得更为谨慎,这种谨慎下令他对于诸葛亮的行为有点发怵 。
病态的谨慎,又令他思虑自己在整个曹魏的位置,并最终得出了输给诸葛亮有的益处,所以才做下这个决断 。
司马懿|司马懿离世前,留下17个字的遗言,揭开空城计的秘密
文章图片

从最后的结局来看,司马懿的退缩不能不说是一件他的保命法宝,即便从曹操开始就说他想篡位,但他怎么都没有死,还熬走了三代皇帝 。
面对一个只有8岁的曹芳,他当然也没有立即下手篡位,还在曹叡跟前说:“陛下不见先帝属臣以陛下乎?”
他是在曹芳18岁的时候动手的,这时候所有的一切都很成熟,别人骂他是叛徒,是贼子,这是避免不了的,但谁都不会骂他欺负小屁孩 。
【司马懿|司马懿离世前,留下17个字的遗言,揭开空城计的秘密】诚然不少专家认为“空城计”是假的,但这确实符合司马懿以及诸葛亮的心理特征,不能不说也是罗贯中的高妙之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