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面对至高权力,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反目成仇呢?

在汉末三国时期 , 手足相残的情况可谓屡见不鲜 。比如袁绍和袁术这一对兄弟之间 , 就在东汉末年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正是因为袁绍、袁术兄弟不和 , 这给了曹操各个击破的机会 。而就袁绍来说 , 不仅自己和袁术兄弟反目 , 在他去世后 , 他的几个儿子同样没有团结在一起 。由此 , 非常明显的是 , 袁绍的几个儿子互相争斗 , 这也成为曹操能够平定河北 , 夺取袁绍地盘的重要原因 。不过 , 需要注意的是 , 同样是面对至高权力 ,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 , 却没有反目成仇 , 这是为什么呢?
司马师|面对至高权力,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反目成仇呢?
文章图片

对此 , 在笔者看来 , 这可以用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来举例了 。在公元217年 , 曹操册立曹丕为魏国太子之前 。曹丕和曹植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 对于曹丕和曹植来说 , 不管是能力还是地位 , 都相差不大 , 也即各有优势 。在此基础上 , 在立嗣之争中 , 曹丕和曹植都形成了自己的心腹势力 , 比如杨修支持曹植 , 司马懿支持曹丕等 。至于曹操的另外几个儿子 , 因为和曹丕、曹植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 自然不会和他们形成什么冲突 。

同样的道理 , 因为司马昭和司马师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 面对至高权力 , 司马昭没有和司马师争夺的想法 。另一方面 , 在司马懿去世后 , 司马昭和司马师的地位 , 都得到了提升 。在这个时候 , 司马昭确实具备了争夺大权的可能 。不过 , 因为司马师没有儿子 , 养子司马攸还是司马昭过继来的 。所以 , 对于司马昭来说 , 也确实没有必要和司马师争夺大权 , 乃至于反目成仇了 。
司马师|面对至高权力,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反目成仇呢?
文章图片

正元二年(255年) , 镇东将军毌丘俭及扬州刺史文钦起兵反司马师 , 并把自己的四个儿子当成人质送到东吴 , 向孙亮讨好 , 却并未得到东吴的大力支援 。在叛乱爆发之后 , 司马师亲自率军去平定叛乱 。当初 , 文钦之子文鸯带兵袭营 , 司马师惊吓过度 , 再加上本来眼睛上就有疾病 , 经常流脓 , 致使眼睛震出眼眶 。因此 , 司马师正元二年(255年)正月二十八日(255年3月23日)病逝于许昌 , 终年四十八岁 。
司马师病逝之前 , 考虑到司马攸比较年幼 , 自然选择将大权交给司马昭了 。彼时 , 司马昭来到了许昌 , 被司马师拜为卫将军 。司马师去世 , 曹魏皇帝曹髦命司马昭镇守许昌 , 令尚书傅嘏率六军回京师 。司马昭用傅嘏及钟会的计谋 , 自己率军回京 。到洛阳后 , 司马昭晋位为大将军 , 加侍中 , 都督诸军、录尚书事 。
司马师|面对至高权力,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反目成仇呢?
文章图片


最后 , 在笔者看来 , 不管是司马师传位给司马昭 , 还是司马昭的亲生儿子——司马攸 , 这都会确保司马昭的地位 。所以 , 对于司马昭来说 , 一直紧跟这位兄长 , 没有和司马师发生什么较大的冲突 。正是因为以上两个原因 , 促使司马师、司马昭面对至高权力的时候 , 没有反目成仇 。而这 , 自然和刘表的儿子 , 袁绍的儿子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 。正是因为兄弟相争 , 刘表和袁绍去世后 , 他们苦心建立的基业 , 最终化为乌有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