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乾隆帝一共十七子,嘉庆帝仅排第十五,为何乾隆会传位嘉庆

乾隆六十年(1795年),永琰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初一,乾隆禅位于永?琰,后者就是清朝历史上的“嘉庆帝” 。
历史上的中国,一直奉行“嫡长子、继承制”,但清军入关之后,一直没有实行这个政策,传位给谁主要看皇帝自身考虑,比如康熙是皇三子,雍正是皇四子,乾隆是皇四子 。因此,乾隆帝一共有17个皇子,永?琰仅排在第15位,得到皇位的几率太低,而且永?琰也并非能力突出之人,为何乾隆偏偏会传位给永琰呢?其实,既有阴差阳错,也有命中注定 。
【嘉庆|乾隆帝一共十七子,嘉庆帝仅排第十五,为何乾隆会传位嘉庆】
嘉庆|乾隆帝一共十七子,嘉庆帝仅排第十五,为何乾隆会传位嘉庆
文章图片

相比其他皇子,永琰不仅是嫡出的嫡六子,而且朝野口碑比较好,甚至被人猜测了出来 。
时人评价:“饬躬读书,刚明有戒,长在禁中,声誉颇多”,“勤於学业,而人望所在”,“为人沉重,处事刚明,皇帝宠爱,朝野想望”,“度量豁达,相貌奇伟,皇上以类己,最爱,中外属望焉”,认为皇十五子永琰声望、人缘、能力等都堪当大任,预测乾隆立了永琰为储君 。
果不其然,1795年乾隆帝终于揭开了谜底,这一年10月15日,乾隆召集皇子皇孙与群臣等,开启了密藏22年的密旨,当日正式册封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同时宣布第二年正月禅位 。
笔者认为,永琰能够脱颖而出,并非其能力有多突出,除了嫡子身份与皇兄们的“作死”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乾隆活的实在太长了,1773年时只剩7个皇子还活着,1795年时只剩4个皇子还活着,岁月淘沙,让永琰的竞争者大大减少了 。
参考资料:《清史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