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朱元璋发明圣旨,但金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我们一直都读错了!
很多宫廷剧中都会出现宣读圣旨的桥段,圣旨象征着古代帝王的无上王权 。作为政治的政府文件,在等级和格式上都非常严谨,读起来稍显古板生硬 。
文章图片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向人们昭示他登上皇位是奉上天的旨意,便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奉天殿”,还写了《御制纪梦》一文,说自己梦游天宫,见到了“道法三清”,紫衣道士授以真人服饰和法剑,为“奉天承运”找到了事实根据和理论基础 。
朱元璋自称“奉天承运皇帝”,所以颁布的诏书前面几乎都要加上这六个大字 。后来,满清入关后,想表明发祥地盛京也有“奉天府”,爱新觉罗家族也是天命所系,所以仍然沿用明代“奉天承运皇帝”的称呼,直到宣统皇帝退位 。
文章图片
所以说在明朝之前根本就没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么一说的,影视剧中不仅说的都是假的,而且还把此句四四开,导致绝大多数观众从没有怀疑地认为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事实上,这八个字要么一口气撑下去不断句,要么六二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
圣旨的官方用语及完成工序
一般古代圣旨分为三种,“诏曰”是昭告天下,“制约”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时使用的,另一种是“敕曰”,是告诫的意思 。皇帝给官员加官进爵的时候,则要告诫官员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 。
文章图片
皇帝一般不会亲笔书写诏书,通常圣旨内容都由翰林院撰拟,再由内阁大学士奏定之后,再按品级填发 。书写则是由皇帝亲自选拔出来的最优秀的“庶吉士”完成,这是一个专门给皇帝代笔的官位 。
高规格的圣旨一般是经过各位大学士反复斟酌商榷之后才能完成,读起来虽然有点晦涩难懂,但是整个行文相当精悍洗练,几乎达到增一字嫌其累赘,减一字就不能准确表达意思的程度 。
文章图片
故剑情深
皇帝所下的圣旨,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也关系着儿女情长,痴情皇帝刘洵曾下了一道有史以来最为浪漫的圣旨 。
汉宣帝刘洵出生后不久,因为宫内巫蛊之祸受到牵连,流落民间 。颠沛之时,刘洵迎娶了普通人家的女儿“许平君”为妻,两人相依为命,举案齐眉 。刘洵继位后,百官为了讨好大司马霍光,纷纷上奏说霍光的女儿是皇后的最佳人选 。
文章图片
据《汉书》记载,公元前72年,百般纠结的刘洵无奈之下颁布了一道“上乃召求微时故剑”的圣旨 。于是文武百官顿时醒悟,刘洵连一把旧剑都舍不得,何况是相濡以沫的妻子 。一道圣旨点醒了众多大臣,最后在众臣“所望”中,刘洵封许平君为皇后 。此后,“故剑情深”便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浪漫典故 。
文章图片
【诏书|朱元璋发明圣旨,但金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我们一直都读错了!】虽然圣旨经过一系列深加工,但仍能看得出皇帝作为平常人的悲欢喜乐叹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维新变法时期为提高政务效率,清政府正式下令“嗣后明降谕旨,均著由电报局”,也就是说光绪年间,清政府便开始使用电报来传达皇帝的圣旨了,圣旨也正是从此时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
推荐阅读
- 熊猫烧香|当年发明“熊猫烧香”病毒的计算机天才,如今怎么样了!
- 打工仔|马化腾“全力支持”,从“高级打工仔”到年薪3亿,微信由他发明
- 欧莱雅|《时代周刊》评选 2021 年「100 个最佳发明」,英伟达、Adobe均上榜
- 神器|蔡晓民发明“水泥神器”,估值1.2亿,从无人敢用到外国争购
- 兴趣爱好|印度工程师制作的三轴绘图仪,人家在搞发明创造,而我被困于房贷
- 快递|火爆全球,中国新四大发明来袭,老外看后直呼:特想带回自己国家
- 黄土飞扬|“淘宝最失败的卖家”—近百件发明,4亿流量,一件货都没卖出去!
- 发明|大叔发明特殊快递袋, 鸡蛋从两层楼丢下来都不会破, 年赚700万
- 公司|最土豪的老板:发明一软件下载量达10亿,为员工各买一辆特斯拉
- 淘宝|中国新“四大发明”:电商从无到有的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