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为何清宫剧烂大街,元朝的电视剧却少有人拍?其实是没人敢拍

在快节奏的当下 , 游戏、短视频、综艺节目等无疑是最有效的减压方式 , 并且获取成本相对低廉 。但相比之下 , 一部数十集的电视剧 , 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线以及剧情 , 也是许多人青睐的休闲减压方式 。电视剧可以按照故事题材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 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 古装剧是我国影视行业中一个非常大的板块 。这些古装剧可以是架空历史的朝代 , 也可以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朝代 , 如果按照朝代来进行划分 , 清宫剧无疑是前几年烂大街的题材 。
元朝|为何清宫剧烂大街,元朝的电视剧却少有人拍?其实是没人敢拍
文章图片

如果再除去忽必烈 , 其余13位皇帝加起来的在位时间也才74年 , 人均6年都不到 。朱元璋在北伐时发布的《谕中原檄》中 , 也指出了元朝统治阶级内部围绕权力的激烈斗争:
大德废长立幼 , 泰定以臣弑君 , 天历以弟酖兄 , 至于弟收兄妻 , 子烝父妾 , 上下相习 , 恬不为怪 , 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 , 渎乱甚矣 。
第二、相关史料的缺乏
作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 我们对清朝的认知是最多的 , 再加上有众多的民间史料 , 所以在进行剧本创作时有大量的资料可供参考 。元朝则不然 , 统治阶级的上层贵族依旧保留着在草原时的民族传统 , 并没有汉人地主阶级修书的意识 。而元朝的汉人地主阶级 , 又并不具备同宋明地主一样的儒学水平以及配套的政策环境 。这就使得元朝时期成书的民间资料相对较少 , 除了明朝编纂的《元史》等官方史书 , 可以填补故事细节的证据少之又少 。
元朝|为何清宫剧烂大街,元朝的电视剧却少有人拍?其实是没人敢拍
文章图片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如何以元朝的历史为背景进行合理的剧本创作 , 是摆在制作团队面前的第一个困难 。对编剧而言 , 与其不遵史实脑洞大开进行艺术创作 , 还不如直接架空历史 。
第三、元朝本身的诸多问题
和清朝大力推行“满汉一家亲”不同 , 元朝统治者并没有这样的觉悟 。在蒙古人的征服过程中 , 他们将被征服地区的民族 , 按照被征服的先后顺序划分等级 。仅仅是传统汉地的汉人 , 就被分为了“北人”和“南人” , 这样不合理但客观存在的制度 , 显然不适合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当下 。所以如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 , 创作出一部符合时代要求的影视作品 , 是制作团队必须谨慎考虑的问题 。
元朝|为何清宫剧烂大街,元朝的电视剧却少有人拍?其实是没人敢拍
文章图片

第四、经济效益的问题
作为一个商品 , 电视剧的出现本身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 如果不受观众喜爱、无法创造经济效益 , 那么项目必然无法进行 。毕竟资本没有情怀 , 资本永远只懂得趋利避害 。前面的3点原因归结下来 , 也全部都符合市场的客观规律 。
元朝|为何清宫剧烂大街,元朝的电视剧却少有人拍?其实是没人敢拍
文章图片

【元朝|为何清宫剧烂大街,元朝的电视剧却少有人拍?其实是没人敢拍】正因如此 , 以元朝为历史背景的电视剧不是不想拍 , 而是不敢拍 , 毕竟一不留神就可能是个赔本买卖 。与其冒着亏本的风险 , 为何不选择其他朝代的故事呢?毕竟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 从西周到清朝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 资本为什么非要选择这其中还不足百年的元朝来钻牛角尖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