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赵一曼:被捕后遭受这几种毒刑,牺牲前给儿子留一封180字绝笔信

《来自民国书信之:赵一曼就义前写给儿子的绝笔信》
赵一曼是小学课本里出现过的抗日革命烈士 , 她原名李坤泰 , 曾用名李一超 , 生于1905年 , 祖籍四川宜宾 , 是黄埔军校第六期的女学员 。
课本未曾介绍的是:真实的赵一曼同现在的许多四川女子一样 , 拥有极好的肤色 , 她的姿容和气质也相当出众 。
但外表柔弱且出众的赵一曼在抗战期间 , 却一直是日本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在被俘虏前 , 她曾在东北领导抗日武装斗争 , 期间她英勇无畏 , 立下了汗马功劳 。
可惜的是 , 在1935年11月的一次和敌人激战中 , 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且已弹尽粮绝 , 于是她便成了日本人的俘虏 。实际上 , 若非掩护部队突围 , 赵一曼是不可能被日本人俘虏的 , 因为毕业于当时中国最好军校黄埔军校的赵一曼在谋略、枪法等各方面都是极其出众的 。
赵一曼|赵一曼:被捕后遭受这几种毒刑,牺牲前给儿子留一封180字绝笔信
文章图片

在这封写于囚车上的绝笔信里 , 赵一曼写到:
宁儿:
母亲对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 , 实在是件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 , 今天已活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 。
宁儿啊!母亲希望你 , 快快成人 , 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儿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 , 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 , 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 于车中
也是直到读到这封信是 , 陈掖贤才知道:那个他曾听过无数遍的“女英雄赵一曼”原来就是自己失踪的母亲李一超 , 而“赵一曼”这个名字正是自己母亲的化名 。
那一刻 , 陈掖贤的心里热血沸腾 , 他深为自己有这样的母亲而骄傲 , 可在内心深处 , 他能感觉到的更多的却是痛心 。他想到了母亲临死前的种种 , 也想到了自己这二十年所经受的一切 。
赵一曼|赵一曼:被捕后遭受这几种毒刑,牺牲前给儿子留一封180字绝笔信
文章图片

这些年 , 因为没有母亲的照顾 , 父亲又忙于革命事业最后被打成叛徒 , 他一直被寄养在大伯父家里 。虽然他表面上有依靠 , 可他总感觉自己寄人篱下 。
所以 , 即便此时他已经长成了一个大小伙 , 也即将从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毕业参加工作 , 可他的内心却远没有完全成熟 , 相比母亲 , 他的性格甚至也没有完善 。之所以会如此 , 多是因为长期寄人篱下缺乏安全感导致的结果 ,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这一路的成长中 , 他缺乏有力的引导 。
可以说 , 赵一曼在绝笔信里提到的“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 , 真真成了一个极大的遗憾 。
毕业后 , 陈掖贤被分配到北京工业学校 , 任政治课教师 , 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相比同龄人 , 陈掖贤的工作等各方面都应算是不错的 。可因为缺乏自理能力等各方面的原因 , 工作后的陈掖贤虽心有报国之志 , 可实际上他却经常连自己的生活都管顾不来 。
陈掖贤不太会调理生活 , 所以工作后 , 他的经济经常前松后紧 。月初总是吃甲类菜 , 还买些零食 。下半月就只能吃丙类菜 , 到月底就得去工会借"小额贷款"(一种简便借款 , 只须到经办人处签名就能借到5元钱 , 下月发工资时即扣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