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谁能破解这首诗,就能得到太平天国留下的巨额宝藏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运动,也是一段迷雾重重的历史 。在那个混乱的黑暗的时代里,国运衰竭、内外交困,人们怀揣英雄主义的精神和平均主义的理想发动起义 。从最初的势如破竹,到鼎盛时期占据清朝的大半个江山,最后败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化为历史长河中一片虚幻的泡影 。
太平天国运动|谁能破解这首诗,就能得到太平天国留下的巨额宝藏
文章图片

清朝晚期,内忧外患,国运衰竭 。在列强和清政府的轮番压榨下,清朝民不聊生,山河破碎 。道光二十四年(1844),洪秀全开始在广西传教,秘密进行反清活动 。咸丰元年(1851),洪秀全集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宣布正式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运动正式爆发 。
太平天国运动|谁能破解这首诗,就能得到太平天国留下的巨额宝藏
文章图片

从金田起义、永安建制、攻克武昌、定都金陵,太平天国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一度坐拥半个江山 。无奈后期太平天国受到列强和清政府联合打压,加上自身内部权力的腐化,走向了灭亡 。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运动最终失败了,却留下了史书上的大幅描摹和藏宝的故事 。
根据史料记载,咸丰三年( 185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颁布了"圣库制度",这一制度要求所有军民不得私藏财物,所有个人的或者缴获的财物必须上交"圣库",规定凡是私藏超过五两银子的军民就会被治罪或者处死 。但是洪秀全等统治阶级的消耗则直接从仓库提取,无需经他人手 。
太平天国运动|谁能破解这首诗,就能得到太平天国留下的巨额宝藏
文章图片

史料记载,他们的生活极其奢靡 。《梵天庐丛录》中记载:"清军将领曾国荃走进天王府金龙大殿时,眼前悬挂着4个大灯全是元朝时的宝灯,材质是风磨铜 。这种铜在元朝时候比黄金还要珍贵;而在另一个大殿里,地砖下全是"金缠臂",也就是女子缠绕手臂的一种饰品 。除此之外,其中一个房间里全是珍奇宝贝,如“火齐”,这是一种玫瑰色的宝石 。还有"木难",一种金黄色的宝珠 。"由此可知,太平天国财宝可谓是堆金积玉了 。再加上后来"张献忠沉银"被证实,太平天国宝藏存在的可信度更高了 。
这首藏宝诗来源于广东韶关始兴曾氏银库的外墙,上面绘制着一张藏宝图,藏宝诗就写在藏宝图上 。根据当地人的说法,"两江夹一河"所指的是"东湖坪村",但这句后面的内容,人们都一概不知 。当地旅游局局长曾经特地来到东湖坪村查探,发现当地地形与藏宝图十分吻合,经过推断,当地应该藏有一小部分财宝,是曾国荃从天王府中带出来的宝物 。
【太平天国运动|谁能破解这首诗,就能得到太平天国留下的巨额宝藏】
太平天国运动|谁能破解这首诗,就能得到太平天国留下的巨额宝藏
文章图片

根据史料推断,太平天国宝藏大部分应藏于当时的天京,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城天王府的金龙大殿之下 。但南京天王府作为珍贵的遗址,没有相关手续无法进行挖掘 。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地方可能藏有宝藏 。一处是"大渡河畔",当年石达开兵败此地 。早在1937年,四川省主席刘湘就已经带领了一千余名士兵在此地进行挖掘,但迫于抗日形势,他们发现了三个洞,但只挖了两个洞,仅仅发现一些散落的钱币和残破的兵器 。
太平天国运动|谁能破解这首诗,就能得到太平天国留下的巨额宝藏
文章图片

另一处则是位于重庆地区南川市鱼泉乡的"太平山",这里是当年太平天国锻造兵器的地方 。遗址上曾经挖出过一些破碎瓷片 。由于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挖掘,人们依然无法确定这里究竟是不是太平天国藏宝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