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吕后之死充满诡异色彩,一条“野狗”结果了她的性命?

公元前180年8月18日(高后八年七月十八),西汉王朝的实权人物、一代枭后吕雉突然病逝,历史从这一天改变了,大汉刘氏燃起重新崛起的机会 。可是史书对于吕雉之死的记载却隐晦不明,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吕雉这一生说起来也相当传奇,并不亚于刘邦 。
吕雉|吕后之死充满诡异色彩,一条“野狗”结果了她的性命?
文章图片

首先,吕雉所遇怪事的发生时间是三月份,正是动物性情狂躁期,也是狂犬病高发期 。这时候吕雉遇到一只狂犬并不稀奇 。
其次,吕雉三月份遇到狗,七月中旬突然发病死亡,这和狂犬病的潜伏期十分吻合 。
据国家卫健委权威医学科普项目传播网络平台介绍,狂犬病潜伏期多数在三个月左右,视感染情况,潜伏期会延长 。吕雉恰好进过了四个月,复合狂犬病潜伏期特点 。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王充在《论衡·订鬼篇》中写到:“苍犬噬吕后,吕后且死,妖象犬形也 。”
为何我们将狂犬病命名为“狂犬病”,就是因为发作的人很像疯狗 。吕雉将死的时候正是一只狗的形象 。
那么,王充的记载可不可信呢?王充生于公元27年,大约死于公元97年 。大约在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王充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太学学习 。在这里王充的老师是谁呢?正是《汉书》作者班固的父亲班彪 。班固比王充小五岁,二人关系极好 。
三国时期谢承在《后汉书》载:“班固年十三,王充见之,抚其背谓班彪曰:‘此儿必记汉事 。’”
我们可以合理推断,班固看到的史料,王充也是见过的,起码是能够听班固说过的(吕后之死这么有影响有意思的事,想必二人喝酒聊天的时候会讨论) 。《论衡》成书的时候,班固正在编撰《汉书》,如果王充记载不对,班固肯定会提出的,但史料并没有对此记载 。因此王充的记载可信度是很高的 。
吕雉|吕后之死充满诡异色彩,一条“野狗”结果了她的性命?
文章图片

那为什么《史记》和《汉书》记载的如此模糊呢?我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
一是为尊者讳 。
吕后无论如何专权,也是汉朝开创者之一,也为汉初的政权稳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一代枭后,死的时候竟然像狗一样,无论如何是不能明写的,正好找个神鬼故事搪塞过去 。
二是为后世皇帝寻找合法性 。
吕后当权时期,是有刘氏皇帝的 。当时的皇帝是汉后少帝刘弘,汉惠帝刘盈之子,法统上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
吕后死后,以周勃、陈平为首功臣集团诛杀诸吕,刘弘也未能幸免于难,因为周勃等人托词刘弘非刘盈之子 。
这时候,众人迎立刘恒,必须要从吕后之死上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证明刘恒即位的合法性 。
吕雉大肆诛杀刘氏,刘氏当然要报仇了 。刘氏里面死的最不明不白的就是刘如意,让他报仇最合适 。
刘氏大仇得报,此刻刘恒即位顺理成章 。之后不管是西汉皇帝还是东汉皇帝,皆出自刘恒一脉,当然要咬死了吕雉之死就是刘如意报仇,反正这事也没办法求证 。
其实吕雉将死之前为了防备刘氏和功臣集团找吕氏报仇,也是做了周密安排的 。
【吕雉|吕后之死充满诡异色彩,一条“野狗”结果了她的性命?】吕后临终前下令任命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产统领南军 。并且告诫他们:“高帝平定天下以后,与大臣订立盟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现在吕氏称王,刘氏和大臣愤愤不平,我很快就死了,皇帝年轻,大臣们可能发生兵变 。所以你们要牢牢掌握军队,守卫宫殿,千万不要离开皇宫为我送葬,不要被人扼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