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明朝皇帝都姓“朱”,可为何赐的国姓却是“郑”?原因其实很简单

明朝皇帝姓朱,可为何赐的国姓却是“郑”?这其中有什么讲究呢?
在一些人心里,肯定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那就是:明朝皇帝明明姓朱,可为何在给功臣赐国姓的时候,却叫“郑”而不叫“朱”呢?难道朱姓不是明朝的国姓吗?
当然,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朱”姓的的确确就是大明帝国的国姓,而之所以说赐予功臣的姓氏不叫“朱”而叫“郑”,实际上是被这两个人的名字给误导了:一个是郑和,另一个是郑成功 。
明朝|明朝皇帝都姓“朱”,可为何赐的国姓却是“郑”?原因其实很简单
文章图片

朱棣——剧照
不过此时的郑成功确实被授予了国姓,但并不是“郑”,而是“朱”,毕竟郑姓原本就是郑成功的祖姓 。所以这个时候的郑成功应该也叫做“朱成功”或者是“郑森” 。到后来的时候,很多人都习惯称他为“郑成功”,所以这也导致了很多人都认为这位“国姓爷”是被赐予“郑”姓而不是“朱”姓 。
方圆总结:
【明朝|明朝皇帝都姓“朱”,可为何赐的国姓却是“郑”?原因其实很简单】综上所述,明朝的国姓确确实实是“朱”姓 。郑和的“郑”,虽然是朱棣赐予的,但只是“赐姓”而并非是“赐国姓”,这两者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其次,郑成功原本就姓郑,所以更谈不上被赐予国姓“郑”这一说了 。郑成功是被授予了“朱”姓,随后才改名叫“成功”的,他的本名叫做“郑森”,改名之后则应该叫做“朱成功”,只不过是后人习惯将其称为“郑成功”,所以便以为“郑”就是赐予的国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