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45年见证他的先见之明

公元220年,曹丕在洛阳受禅称帝,将汉献帝改封为食邑万户的山阳公,正式终结了绵延四百多年的大汉王朝 。随着曹丕的称帝,刘备、孙权也相继称帝建国,而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也由此正式开启 。
三国时期,名将能人辈出,魏蜀吴三国都各有当世超一流的谋臣和武将,这段历史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精彩的一幕 。而曹丕也继承了其父亲曹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宗旨,大肆提拔重用真正有用之才,比如被曹操视为“鹰视狼顾”之象有反骨的司马懿、以及和曹操杀子之仇、人品不佳的贾诩等人 。
贾诩|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45年见证他的先见之明
文章图片

贾诩之所以能够得到曹丕的支持,位列三公,是因为在曹丕和曹植争夺太子之位时就站队曹丕,并向其献策要培养气度,勤恳努力并不做任何违背孝道的事情就足够了 。曹丕果然听从贾诩的建议开始修身养性,磨练自己的度量和意志 。
而当曹操征询贾诩关于立嗣的意见时,贾诩却闭口不谈,直到曹操再次相问的时候才说他在想袁绍和刘表 。言外之意,这两人不立长子最终招致了祸害 。曹操闻言心中大动,最终在当年就确定了曹丕为太子的决定 。
而曹丕成为太子,并最终继为魏王进而建立魏国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封贾诩为太尉,提拔他做了三公 。曹丕投桃报李,但是千里之外的孙权闻讯却说曹魏迟早要完,这是怎么一回事?
贾诩|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45年见证他的先见之明
文章图片

三、孙权的预言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后,远在江东的孙权听说了此事,竟然欣慰的笑了,史载:“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 。对于一个敌国最高级的人事任命,孙权当然是十分关注,敌国的朝堂安稳与否和君臣政策等决定也直接关乎着江东吴国的国策和前途命运 。
孙权显然是十分蔑视曹丕的这项任命的,他不但笑之,史家惜墨如金,一个笑之就已经点明了孙权的态度,而此后孙权更是就此事评论道曹魏必亡,此后四十多年的历史也证明了孙权的判断 。曹魏最终被司马氏夺权,为他人做了嫁衣 。
之所以孙权有这样的判断,是因为魏晋时期的三公是国之重臣,其地位非同一般,需要的是德才兼备之人,曹魏人才济济却偏偏选了一个自私的贾诩为太尉 。当年董卓死后,贾诩鼓动李傕、郭汜作乱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为的只是保他一人的安危而置长安城的百姓生命于乱兵之中,弄的长安城尸横遍野,史称“文和乱武”,文和正是贾诩的字,可见其心思歹毒 。
贾诩|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45年见证他的先见之明
文章图片

再就是,贾诩自诩有才,却总是斤斤计较,很没有气量,这也是他身居高位却并不能为曹魏政权带去优势和发展的原因 。
小结:
为人臣者,当尽忠职守,要切实为主公和君上分忧,而不是一味的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样的人品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不被人所欣赏 。在其位谋其政,身居高位必须要有一定的使命担当,但是贾诩却并不是这样,他只考虑自己的得失和安全,心中没有大局 。
贾诩|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45年见证他的先见之明
文章图片

贾诩是乱世中的能臣,不可否认他的才华和谋略 。但是一个人更重要的是德才兼备,比如诸葛亮之所以被人传诵千古,除了他具有超高的智商,智慧卓绝外,更重要的是其人忠贞无比,从不考虑自己的安危,而是一心为朝堂,心怀坦荡,才赢得了世人的交口称赞 。从这个方面说,贾诩的确是让人不能完全欣赏,不是一个良臣 。
【贾诩|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45年见证他的先见之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