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祺|老五胤祺,宠妃之子太后养,颇具优势却不争不抢,晚年尽享天伦( 二 )


正是因为这种宽和的性格,老五不喜欢或者不屑于介入到党争之中,而康熙帝似乎也很明白儿子的心意,在康熙五十年托合齐事件后,几乎只是让胤祺去参加一些礼仪性的场合,尤其是仁宪皇太后崩逝后的一些祭礼,几乎都有胤祺的参与,这是康熙帝对儿子孝顺的一种成全,也是对儿子的一种保护 。
皇考未登梓宫前,仓促之际,宜妃母妃见朕时,气度竟与皇太后相似,全然不知国体 。—《清世宗实录》
胤祺|老五胤祺,宠妃之子太后养,颇具优势却不争不抢,晚年尽享天伦
文章图片

《雍正王朝》中的老九胤禟
其实看看宜妃和老九胤禟的性格就能发现抚养者对孩子的影响是很深的 。宜妃得宠多年,恃宠而骄,即使是康熙帝驾崩后,她也敢公然站在乌雅氏的前面(康熙年间德妃排序在宜妃之后),见到雍正帝竟然摆出皇太后的气度,而胤禟似乎受到母亲的影响,也是颇为高调,这与老五胤祺截然不同,可见老五幼年受到祖母仁宪皇太后的教养,养成了平和之气,这也是他与老九虽为一母同胞,但命运截然不同的根本原因 。
幸福度颇高,这位王爷真舒坦
雍正帝即位后,宜妃和老九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胤祺作为宜妃的长子,没有被雍正帝处置,待遇如旧 。雍正帝对五弟格外照顾,在祭祀孝东陵(仁宪皇太后之陵)时总是命老五前去,可见老五和仁宪太后的祖孙关系之深,不仅是康熙帝了解,连雍正帝也是十分认可的,或许雍正帝也很感谢祖母,因为老五和老九这种巨大的对比明显能够看出宜妃的教养是多么的失败(当然这是雍正帝的角度) 。
【胤祺|老五胤祺,宠妃之子太后养,颇具优势却不争不抢,晚年尽享天伦】
胤祺|老五胤祺,宠妃之子太后养,颇具优势却不争不抢,晚年尽享天伦
文章图片

演员唐国强饰演的雍正帝
雍正帝对五弟的这种照顾不仅仅是展现自己的宽宏,自己没有因为他是宜妃之子、老九之兄就恶意报复,他是分得清孰是孰非的,老五好就是老五好,不会因为其他原因而改变 。另一面,更应该看到的是,允祺(雍正帝即位后众兄弟改胤为允,独老十三一人后来得复)的性格在兄弟中是众所周知的好,他不参与夺嫡、不站队,只是一心听父亲的话,进而,自然也是听新皇帝的话,这样的性格谁即位都不会为难他 。
允祺的晚年是相当不错的,地位尊崇不说,还尽享天伦之乐,儿女双全,而且大多都没有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按照康熙帝遗旨,有皇子的妃嫔可以出宫居住,雍正帝还同意宜妃到恒亲王府颐养天年,这样一来,母亲常在身边,又有儿孙绕膝,允祺的小日子比起不少兄弟要好得多,当然,雍正帝对大部分兄弟还是可以的,不过,能有允祺这样,母亲健在、儿孙众多、地位尊崇等多种幸福因素加在一起的,那可就不多了 。
十年闰五月,允祺薨,予谥 。子弘晊,袭 。—《清史稿?诸王传》
胤祺|老五胤祺,宠妃之子太后养,颇具优势却不争不抢,晚年尽享天伦
文章图片

《甄嬛传》中的恒亲王与福晋
允祺共有七个儿子,嫡福晋他他拉氏没有生育,故而刚开始是由长子弘昇担任世子,但这个孩子偏偏不争气,被革去了世子名分,故而在雍正十年允祺去世时,是由侧福晋瓜尔佳氏所生的次子弘晊继承的爵位,雍正帝对五弟之死十分惋惜,对五弟做了几件加恩之举 。
首先,当然是赐以谥号,这是正常流程,允祺的谥号为“温”,其实不用多加解释,这个字正是对允祺一生性格和处事的最好注解;
其次,雍正帝为五弟立碑勒铭,这个恩遇可不是谁都能享有的,可见雍正帝的确对这个弟弟相当认可,碑文对老五赞誉有加,主要是对老五处事和性格上的夸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