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康熙将他连贬三级,他不悲反喜,回家后悄悄对儿子说了八个字
引言:清朝十二帝,许多人唯一钦佩的就是康熙皇帝,他的胆识和魄力,放眼古今中外,很少有人能与其匹敌,别的不说,就凭他8岁登基,通过韬光养晦至十六岁就可除鳌拜的这份隐忍和智谋,就非常难得,康熙的智慧一直被人们所研究和学习
文章图片
首先,历史的写照太多太多了,正所谓
“一朝天子一朝臣”
,先前的功绩不代表会被新君认可,所以职位越高的人就越危险,如果是被新君打压的人,那才是真正的永无翻身之机会,既然如此,还不如现在就退居二线等待时机 。
第二,康熙把他从三品降到从五品,只要新帝继续任用他,必然会有所提拔,而且肯定要比康熙之前的任命要高,这样张廷玉就会对新帝感恩戴德,更加努力的效忠新帝 。说白了,这就是皇帝们惯用的“驭下之术”,也是一种心理战术 。
所以张廷玉把自己的看法记录在他的《自订年谱》,也就是他的日记中,而事情的结局也正是如此 。
文章图片
福祸两难
没过多久康熙驾崩,新帝雍正继位,而张廷玉的父亲就是雍正的汉人老师,在这层关系之下,张廷玉被视为心腹,官职也直升一品大员,掌管礼部,再次跻身枢臣行列 。
此后他兢兢业业帮助雍正实现强国大业,为康乾盛世的创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
【康熙|康熙将他连贬三级,他不悲反喜,回家后悄悄对儿子说了八个字】不过雍正执政时间短促,只有数十年的时间,而且雍正去世之前没有安排好一帮功臣的问题,特别是张廷玉,雍正驾崩前竟然特立遗诏,特许张廷玉
“配享太庙” 。
要知道太庙是供奉历代皇帝的地方,张廷玉仅是一名大臣,而且还是汉臣,居然被雍正特批了这种荣誉,虽然表面上风光无比,但却给他埋下了祸根 。
所以张廷玉在乾隆年间遭受排挤,最后不但被乾隆罢去了“配享”,还归还了生平所受的皇家赏赐,经此打击,这位老臣郁郁而终,着实可惜 。
文章图片
康熙的智慧
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一遍康熙的做法会发现,权谋、智慧,康熙从始至终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康熙简单的一个人事任免,都可以左右大清江山的未来走向,这是一种怎样的智慧?
因此许多学者和个人都在研究和学习康熙的这种智慧,最终人们总结出,康熙之所以能够如此的优秀,是因为他具备别人所不具备的一种特殊掌控力,而这种特殊的能力用现代的词语解释就叫——心理学的诡计 。
确实如此,作为帝王,如果没有尔虞我诈的“诡计”怎能坐稳江山,鳌拜、三藩、统一台湾,哪一件不是惊心动魄的大事?
其实现在有许多人都想学习康熙的这套掌控力,尤其是现在的人们浮躁且张扬,康熙的这套“诡计”掌控力,可以帮助我们战胜许多心理弱点,特别是面对职场、社交以及家庭等问题时,可以寻找和激发强大的内心,从而找出许多解决办法 。
文章图片
小结
康熙的智慧太过复杂和深奥,他不但善于权谋诡计,对待新式思想也颇为开放,在位期间非常注重西洋科学 。
这其实非常的困难,要知道中国自古高傲自大,自恃天朝上国,又有着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束缚,很少有皇帝能够全身心地接受外国科学,而且还学得如痴如醉,不但学会了多国语言,还发表过包括《地震》在内的十多篇自然科学论著 。
其实回想大清朝,如果此后的皇帝,特别是乾隆皇帝,能有康熙一半的智慧,大清国的结局也许不会如此的不堪 。
推荐阅读
- 玄烨|孝惠皇后并非康熙生母,为何康熙为她献舞祝寿,后为其割辫治丧?
- 康熙|康熙如果传位于他,清朝很可能成为大国,西方列强或许也忌惮三分
- 康熙|康熙有55个孩子,其中有21个孩子早夭,为什么太医救不了他们
- 康熙|康熙命令雍正一生不准踏上五台山,到底是什么原因
- 靳辅|康熙是如何识人用人的?看看他对靳辅的任用,我们就知道了
- 康熙|康熙将儿子软禁26年,儿子没事干,娶了16个老婆,生29个孩子
- 雍正|康熙刚离世,雍正就将宜妃赶出宫,百年后世人才?知?真相
- 皇太极|13岁下嫁皇太极,穷其一生保全大清王朝,康熙却为何38年不埋葬她
- 康熙|如果康熙传位于他,清朝很可能成为超级大国,西方国家或不是威胁
- 清朝|如果康熙传位给他,清朝很可能成为大国,西方列强或许也不是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