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朱元璋曾立一奇葩规定,令后代子孙很头疼,如今却帮了化学家大忙

【朱元璋|朱元璋曾立一奇葩规定,令后代子孙很头疼,如今却帮了化学家大忙】在中国有句老话 , 叫做“踏破铁鞋无觅处 , 得来全不费工夫” , 有时候你费尽心思想找到某样东西 , 却怎么也找不到 , 结果却在无意之中得到了 , 顿时如释重负 。
朱元璋|朱元璋曾立一奇葩规定,令后代子孙很头疼,如今却帮了化学家大忙
文章图片

而且朱元璋也不是他的本名 , 他的本名叫“朱重八” , 而他的父亲叫“朱五四” , 一看就是底层百姓家取的名字 , 可如今他已经是皇帝了 , 怎么能继续叫“朱重八”呢?而且他后代 , 也绝不能起这样“没内涵”的名字 , 于是乎朱元璋叫来各个学识渊博的大臣 , 一起为他的子孙后代起名字 , 很快 , 便得出了“姓名诗” 。
《皇明祖训·礼仪章》上书:凡东宫、亲王位下、各拟名二十字 。日後生子及孙 , 即以上闻 , 付宗人府 。所立双名 , 每一世取一字以为上字;其下一字 , 临时随意选择 , 以为双名 , 编入玉牒 。至二十世後 , 照例续添 , 永为定式 。
朱元璋|朱元璋曾立一奇葩规定,令后代子孙很头疼,如今却帮了化学家大忙
文章图片

意思是 , 以后朱家子孙取名 , 名字的第2个字 , 都要根据“姓名诗”来取 , 以朱元璋的长子朱标为例 , 大臣们给他写的“姓名诗”是:
允文遵祖训 , 钦武大君胜 。顺道宜逢吉 , 师良善用晟 。
所以朱标的儿子们依次叫做: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熞、朱允熙 。
朱元璋|朱元璋曾立一奇葩规定,令后代子孙很头疼,如今却帮了化学家大忙
文章图片

即第2个字是“姓名诗”里的“允”字 , 按理说 , 朱标的孙子辈们就应该以“文”取名 , 但很可惜 , 燕王朱棣发起了靖难之役 , 夺走了皇位 , 朱标这一脉 , 基本就“凉了” 。
不过我们再细看朱标4个儿子的名字 , 会发现第3个字也有讲究——它们都是“火”字旁 。这就要从古代“五行相生”的原则说起 。
朱元璋|朱元璋曾立一奇葩规定,令后代子孙很头疼,如今却帮了化学家大忙
文章图片

所谓五行相生 , 即木生火 , 火生土 , 土生金 , 金生水 , 水生木 。朱元璋的儿子们 , 都是“木”字辈(如朱标、朱樉、朱棡、朱棣、朱桢) , 那么“木生火” , 他们的儿子 , 就得是“火”字辈;而“火生土” , 那么孙子们 , 就得是“土”字辈 。以此类推 , 继续循环往复 。
不得不说 , 古人的智慧和讲究 , 真的是令人惊叹!那么问题来了 , 这样的起名法虽然“高端” , 可朱元璋一家子那么多人 , 起到后面字都用完了咋办?莫慌 , 朱元璋当然考虑到了 , 所以他补充道:
至二十世後 , 照例续添 , 永为定式 。
朱元璋|朱元璋曾立一奇葩规定,令后代子孙很头疼,如今却帮了化学家大忙
文章图片

意思是 , 用完了这“姓名诗”后 , 你们就自己往后添吧!可说起来简单 , 做起来难啊!中文虽然博大精深 , 源远流长 , 但这么个“刁钻”的起名法 , 字也不够用 , 等到啥“钰”、“铭”、“镇”这样漂亮的字用完以后 , 后世子孙压根没多少选择了 , 于是乎“铁、锅、铲、锚”这样的字纷纷冒出来 , 名字也变成了朱公锡、朱弥铲……朱家后代起名 , 着实是无比头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