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古代中了探花,为啥比中了状元还兴奋?只因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阶级制度非常森严,平民与士族之间的隔阂往往难以跨越 。不过科举制度的出现,让平民也有了走上仕途、晋身士族的机会 。因此古时候很多人会选择寒窗苦读数十年,坚持考科举,希望能通过科举出人头地,光耀门楣 。
状元、榜眼、探花是我们比较熟知的跟科举有关的名词,他们依次指的是每年进士及第的前三名,状元作为榜首往往是风光无限,之后的前途也是不可限量 。然而状元虽然是榜首,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趋之若鹜的,相对于状元来说,古时候的人中了探花反而会更加激动兴奋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其中的原因牵涉到古时候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
专指“第三名”的探花
我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时期在史学上没有定论,有认为是汉朝,也有认为是隋唐时期 。不过无论是开始于哪个朝代,都是到了唐朝的时候,科举才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然而状元、榜眼、探花固定称为进士前三名是在宋朝的时候才开始的 。
文章图片
探花宴主要盛行于唐朝,到了五代时期和北宋时期,由于没有了“杏园”,也就没有了探花宴这种习俗,探花这个词也就较少出现了 。不过北宋时期虽然没有了“探花使”这个“职务”,“探花”词依然很受一些人的喜爱,甚至是皇帝 。
宋徽宗时期,进士黄彦正家中6个兄弟参加科举,其中3个都荣登进士,宋徽宗就曾夸赞他们兄弟“一门黄榜占三名”“探花皆是弟和兄” 。从宋徽宗的夸赞之词中就可看出皇帝对“探花”这一称谓的喜爱,这应该也是后来“探花”能够成为进士第三名专属称谓的一个重要原因 。
文章图片
为何古人更喜欢中“探花”
先说宋朝以前,探花并非专指第三名,但是也是从进士中选择的,才能肯定也是非常优秀的 。更重要的是探花使选择的是年轻且英俊的,能中选探花使说明他们外貌非常优秀,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一些达官显贵在选择姻亲之时,肯定是非常注重对方的外貌条件的,这方面探花使非常有优势,这也是他们之后仕途的一种助力 。
再说到了探花专称进士第三名时,大家也不会更加追捧状元,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之一,状元可能有“水分” 。虽然说殿试一甲名次是由皇帝钦定的,但是其实并非是完全按照才能来划分等级 。其中还有一些其他的考量,比如每个人的朝堂“关系”,以及每个人的家庭背景等 。
文章图片
如果当时皇帝需要“民心”,很可能会选择平民出身的人做状元 。但是这并不代表探花榜眼就比状元的才能差,更不代表之后的前途发展会输给状元 。而即便在另一种情况下,皇帝没有其他任何因素的考量,只是单纯因为自己的喜好排出了前三名,那也完全不能代表什么 。
能得进士一甲的三个人,才能方面都不会相差太多 。他们三个都是皇帝从所有进士中亲自选中的,都是“天子门生” 。文无第一,与其把状元、榜眼、探花当作排序,它们其实更像只是一种单纯的“称谓”,实际上并无明显的高下之分 。也与自身的才能以及之后的发展并非正相关关系 。
文章图片
结语:
科举制度经过多个朝代的发展,每个朝代也有不同的特点 。虽然科举是古时候较为公平的一种选举制度,但是在有的朝代它也是备受诟病的,也有人质疑“八股文取士”的公平性 。没有绝对公平的选拔制度,因为人是多样性的,很难有一个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公平的选拔标准,而且人的思想是随着时代而不断改变的 。适应当前时代的制度就是好的制度 。
推荐阅读
- 驿务|古代的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传令兵:只要跑不死,就往死里跑
- 电脑病毒|“全球最毒”的电脑!中了6种超强病毒却身价大涨,卖出400万高价
- 长途通讯方式|古代常见的长途通讯方式都有哪些呢?
- 霍炬|全说中了!程序员不要面子的吗?
- 快递行业|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漫谈我国古代快递行业的发展
- 大唐六典|古代的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传令兵:只要跑不死,就往死里跑
- 诉讼费|Tik Tok中了连环局!张一鸣一分钱也别想拿到,还可能面临天价赔偿!
- 电脑|“全球最毒”的电脑!中了6种超强病毒却身价大涨,卖出400万高价
- 外卖|饿了么和美团又同时看中了一条赛道
- 饿了么和美团又同时看中了一条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