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怛罗斯之战——大唐是输得挺惨,但有啥严重后果就谈不上了( 六 )


更何况还有一个吐蕃始终在侧窥视 , 更有个大勃律还横亘在葱岭之南 , 随时能掐断高仙芝的后路 , 他怎么可能不有所防备?
所以现在普遍的观点认为 , 在怛罗斯一战中高仙芝出动的唐军在1万5到2万之间 , 是比较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 。
李唐|怛罗斯之战——大唐是输得挺惨,但有啥严重后果就谈不上了
文章图片

那么高仙芝会不会动员5万左右的藩属国兵一同参战 , 从而将总兵力凑到7万左右?这种可能性基本也不存在 。
要想让大唐的藩属国出兵 , 一般有两种情况 。其一是皇帝下诏 , 那么点到谁的名字谁就得乖乖的出兵 , 否则就是不服王化 , 赶紧把自己洗干净了等着王师来砍就好 。其二是如果没有皇帝的诏令 , 那就靠想打仗的大唐将帅的面子和影响力来说服了 。像是张孝嵩反击拔汗那时弄来的万余兵马 , 就属于这种情况 。
需要注意的是 , 无论是奉诏还给面子出兵 , 那些藩属国都是需要自备粮草补给的——安西都护府的正宗唐军日子都过得紧巴巴 , 哪有余力填饱别人的肚子?所以藩属国出兵也不是无条件的 , 首先是不能跑得太远、消耗太大 , 其次是无利不起早 。像张孝嵩征发的就是“旁侧戎落兵” , 他想找些离得远的 , 人家既不可能来 , 来了也得统统饿死 。
高仙芝的情况也是如此 。像是比较听话的西域诸国兵 , 要让其随行远征两三千里地外的怛罗斯 , 他们既不可能答应也没有这个能力 。而河中地区诸国早就被高仙芝得罪了个遍 , 不背后拆台就不错了 , 就算他们愿意出兵 , 估计高仙芝也不敢带 。
所以 , 最后只有“事唐最谨”(《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下》)的拔汗那和最后果然反了水的葛逻禄出兵万余随军参战 , 是比较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 。
这样一来 , 怛罗斯一战唐军的参战兵力应该在2~3万之间 。剔除掉藩属国兵 , 唐军的兵力损失大约是数千到1万——要是安西都护府惨到只剩“残卒数千”了 , 就无法解释李隆基会轻描淡写的处置高仙芝 , 而不到两年后封常清能一举攻灭大勃律更是难以想象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