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蒋友松:长相似蒋介石转世,参观黄埔军校时说:我家吃饭就这样

古有《红楼梦》,白驹过隙,四大家族兴衰难料;今看蒋家府,时光荏苒,四代无人再涉政界 。命运的轮盘上,每个家族都是不安分的一员 。
但即使有辈分相隔,亲情血缘的纽带却如绳索般将长辈与子孙相连接——明处,是容貌的相像,举手投足间气质的吻合;暗处,是细枝末节处难以改变的独特点,更是家族传统的一脉相承 。
黄埔军校|蒋友松:长相似蒋介石转世,参观黄埔军校时说:我家吃饭就这样
文章图片

松柏长青梅兰菊,绵延蒋家第四代
照片中,蒋介石手中抱的婴儿正是蒋友松,他1973年出生于台湾,是蒋介石长曾孙,蒋经国的长孙,蒋孝武的独子 。
他与蒋家第四代的其他成员一样,与他们的祖辈不同,都成了政治绝缘体 。都说天下父母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梅兰竹菊”乃四君子、“松柏常青”意蕴深厚、韧劲十足,蒋经国以此对孙辈命名,对绵延蒋家第四代的命脉的子孙充满无限希冀 。
或许是那一抱的魔力,又或许是一脉相承的血缘和命中注定的缘分,在蒋家第四代的众多曾孙中,蒋友松一人与蒋介石的外貌最为相像,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两人皆气宇轩昂、神态英俊,举手投足之间散发着相似的气场 。
黄埔军校|蒋友松:长相似蒋介石转世,参观黄埔军校时说:我家吃饭就这样
文章图片

但二人的人生道路却不尽相同——蒋介石在政坛风起云涌,彰显政治蓝图,一生都致力于蒋氏霸业;而其曾孙蒋友松毕业于道明学校,1991年赴美就学,获加州柏克莱大学硕士学位,主修英文与教育 。
值得注意的是,蒋友松明确对外宣布“不会从政”,他一直从商,决定攻读经济学后,他在旧金山从事投资事业 。二者虽然志向不同,但二人都力图在各自的领域创下一番伟业 。
除了外貌相像之外,蒋介石和蒋松友二人皆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 。都说“子欲孝而亲不待”乃是人生一大悲事 。虽然身处远地,但蒋松友常常会回到大陆祭拜祖先,接受先祖的福泽与庇佑,表达自身的感恩与敬畏 。
黄埔军校|蒋友松:长相似蒋介石转世,参观黄埔军校时说:我家吃饭就这样
文章图片

与其相似的是,蒋介石在世时也经常回乡祭母 。蒋介石每每遇到路亭居于道中,便下车亲自步行,拾级而上 。每一踏步,怀的是孝心与敬意,当然还有子女对父母深切的怀念与爱 。
笃信民间风俗的蒋介石,还特意考虑到九泉之下的母亲小脚难行,为避免母亲遭受跋涉之苦,他特意寻人设亭于墓道之中道,以此来慰藉母亲,使其得以休憩 。
蒋介石就连自身的自选墓地,其选址也与母墓地比邻 。他曾坦言,生前忙于政治,而忽视了尽孝心,他渴望去世之后安葬于母亲身边,以此来常伴母灵,永久侍候在其左右 。如此此方能慰藉母灵,使其不再孤寂 。
黄埔军校|蒋友松:长相似蒋介石转世,参观黄埔军校时说:我家吃饭就这样
文章图片

从蒋母墓道的选址与建设中,我们也可看出蒋介石的一番浓浓孝心 。蒋母墓道,是蒋介石生母王采玉墓,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溪口镇建成区西翠屏山鱼鳞岙松树林中 。
墓冢坐南朝北,是块风水宝地 。墓前正中铺凤凰翠竹图案的浮雕石板,雕刻精美绝伦,尽显奢华大气之感,意蕴深切,表明蒋母乃“葛竹山村飞出的金凤凰” 。
黄埔军校已不再,励精图治代代传
蒋松友曾亲临广州,参观黄埔军校的旧址 。注目凝视着“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蒋松友神情肃穆,不禁陷入沉思 。他心中定是五味杂陈,心绪复杂 。
黄埔军校|蒋友松:长相似蒋介石转世,参观黄埔军校时说:我家吃饭就这样
文章图片

他的曾祖父曾在这里立下丰功伟绩——黄埔军校,在当时是多么的璀璨光耀的存在,而如今却仅仅剩下一处旧址,昔日辉煌荡然无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