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喜庆|清代一桩奇案,父女自缢,儿媳被判斩刑,御史翻案,真凶是身边人( 二 )


杨喜庆如同做梦一般,二十几岁经历一场富贵繁华,最终却落得个身败名裂、一无所有下场 。好在邻村赵姓女子并不嫌弃,与喜庆结为夫妻,并为他生下了一儿一女 。喜庆在镇上开了两间杂货铺,一家四口倒也衣食无忧 。
杨喜庆|清代一桩奇案,父女自缢,儿媳被判斩刑,御史翻案,真凶是身边人
文章图片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过去了十多年 。杨喜庆眼看儿子浩宇已经长大成人,却始终无人提亲,便只好托媒人为子张罗对象 。哪知,媒人跑断了腿,女方父母虽不挑浩宇,却都晓得喜庆贪腐受贿公案,便都不愿将女儿嫁入杨家为媳 。杨喜庆听了媒人说出众多女方父母拒婚缘由,顿时羞愧欲死,也悔不当初,更觉实在对不住浩宇 。
话说喜庆在镇上,倒也有个说得来的邻居,名字叫韩英福 。这英福膝下有个女儿名叫喜娘,年芳十八,长得端庄秀丽,美冠一方 。早年间,喜庆与英福饮酒闲聊时,曾戏言两人应该做个儿女亲家 。哪知英福平日虽热衷与喜庆谈天说地,但听了这一话头,却立马变了颜色,声言“绝不敢高攀!”
如今,杨喜庆见儿子娶亲之事儿犯了难,虽明知韩英福瞧不起自己,却偏偏生了要将喜娘娶做儿媳的念头 。恰巧,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6月,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议,光绪皇帝御批的戊戌变法正式施行,昏沉沉的大清政府,总算有了革故鼎新气象 。
也正因于此,民间便有了朝廷要为中兴之主,妙选良家女子,充实掖庭的传言 。一时间,“历城要选秀女”,“及笄女子都要进宫听选”的谣言甚嚣尘上 。杨喜庆虽明知流言荒谬,却乐得“好风凭借力,扶摇九万里” 。
杨喜庆|清代一桩奇案,父女自缢,儿媳被判斩刑,御史翻案,真凶是身边人
文章图片

这一日,杨喜庆便来找韩英福散播“选秀女”之事 。韩英福也听到了传闻,此时见喜庆又说得像模像样,便不免更加忧心起来 。杨喜庆便将浩宇苦读数载,再过几年便将秋闱应试,或许博个一官半职也未可知等语,向韩英福诉说了一遍,又称“喜娘、浩宇本是天生一对,如今选秀在即,更应允婚才是!”
韩英福正为喜娘逃避选秀之事发愁,听了杨喜庆之言,提笔写了女儿年庚吉帖,便塞入喜庆袖中,皱着眉头说道:“如今事急从权,这两个月便让喜娘与浩宇成婚,若再耽搁,恐怕就被点了秀女 。我们夫妻二人只有此女,若远到京城皇宫受苦,恐怕再也没了相见日期,亲家若不嫌弃,便胜过七级浮屠 。”
说罢,韩英福便向杨喜庆连连作揖 。杨喜庆万万没想到,自己一番添油加醋言辞,竟为儿子定下了一桩亲事 。一个月之后,杨家张灯结彩,遍请亲朋故旧,为浩宇迎娶喜娘过门 。
成亲之后,喜娘见丈夫温文尔雅、沉稳端庄,便也十分喜悦;小姑子宝琴,更是天真无邪,与喜娘相谈甚欢,姑嫂便是亲如姐妹一般;而婆婆赵氏少言寡语,却处处体贴儿媳,因此喜娘与她相处融洽 。
杨喜庆|清代一桩奇案,父女自缢,儿媳被判斩刑,御史翻案,真凶是身边人
文章图片

这一家之中,喜娘过门以来,唯独对公公杨喜庆冷颜以对 。皆因选秀女的传言早已烟消云散,而喜娘也知当初公公骗了自己父亲,再加上她早就听说过公公贪赃枉法之事,便十分不待见他 。因此,喜娘每次见到公公,不是冷颜以对,便是撵狗骂鸡、摔盘子摔碗,浩宇和母亲赵氏不解其故,却也未及深究 。
话说转过年来的秋季,杨浩宇整顿行装,前往济南府参加秋闱乡试 。过了十多天,赵氏起床后却见女儿宝琴缢死在了房中,顿时哭晕在地 。杨喜庆、喜娘和宝琴丫环秋菊闻声赶了过来 。
喜娘抱起婆婆连声呼喊,赵氏才悠悠醒转,看了宝琴尸体便又昏死过去 。喜娘正在呼喊之际,却见丫环秋菊手指门前槐树喊道:“杨老爷也上吊自杀啦!”喜娘闻言顿时瘫倒在地,好在几个邻居闻声赶来,唤醒赵氏,便又将宝琴与杨喜庆从绳索下解了下来,却都已是死去了多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