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大决战》这段炸了:蒋介石抛“帽子脑袋”论步步紧逼,被教员绝地反杀

2021年6月25日,纪念我党成立100周年的重量级献礼剧《大决战》登陆央视一套,首播收视率即成功破1,各平台播放量更是扶摇直上,异常火爆 。
蒋介石|《大决战》这段炸了:蒋介石抛“帽子脑袋”论步步紧逼,被教员绝地反杀
文章图片

蒋介石这个比喻非常精妙,一开始就把自己摆在了“正统”的法理制高点上——都奉孙中山为“国父”信奉“三民主义”,作为孙中山“天子门生”的蒋介石自然是理所应当的“一国之主”了 。
此时的教员面临两难境地:承认孙中山则失去法理上的支撑,否定孙中山则说明和谈无诚意 。他是如何应对的呢?
蒋介石|《大决战》这段炸了:蒋介石抛“帽子脑袋”论步步紧逼,被教员绝地反杀
文章图片

教员的反击极为精彩 。他选择了迎难而上,直面冲突,用了一个关键性成语重新定义了会晤总基调——不谋而合!
在国家和民族的层面上,我们跟孙中山先生是一样的,表明我们和谈是有诚意的;但我们跟孙中山先生的关系是“不谋而合”,是互相解释、互为补充的,最关键的——是平等的 。
凭借这句话教员成功变被动为主动,跟蒋介石在地位上、法理上实现了对等 。
蒋介石|《大决战》这段炸了:蒋介石抛“帽子脑袋”论步步紧逼,被教员绝地反杀
文章图片

蒋介石见教员不甘落于人下,干脆挑明论点,试图逼教员“暴露”和谈的“假意” 。蒋介石不无挑衅地说,是不是三民主义的“帽子”是高于你们“脑袋”的?
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大家推翻了封建王朝,实现了中原的统一,三民主义成了中华民族抗日反封建的最高理论,理应高于你们的“主义”了 。
倘若教员承认三民主义高于自己的“脑袋”,就意味着放弃了法理上的根据,承认蒋介石是正统 。
蒋介石|《大决战》这段炸了:蒋介石抛“帽子脑袋”论步步紧逼,被教员绝地反杀
文章图片

教员的回应依然精彩 。他强调好的“帽子”是应该保护“脑袋”的,不保护“脑袋”的帽子有什么价值呢?
教员强调三民主义跟其他主义是互相包容、平等共生的,并非排他的;倘若做不到这一点“三民主义”就不是一顶“好帽子” 。
蒋介石|《大决战》这段炸了:蒋介石抛“帽子脑袋”论步步紧逼,被教员绝地反杀
文章图片

蒋介石显然是听懂了,但依旧抓着“三民主义”的法理高点不放,直言教员戴这顶“帽子”不合适——“不如自己找一顶别的帽子戴,而这顶帽子呢,就去找一个三民主义的脑袋 。”
很明显这个“脑袋”是蒋介石的,毕竟发型都留好了嘛 。让教员找别的帽子戴,说明他不认可教员的“脑袋”跟“三民主义”是平等的 。
【蒋介石|《大决战》这段炸了:蒋介石抛“帽子脑袋”论步步紧逼,被教员绝地反杀】或者说,倘若教员执意认为他的主义跟三民主义是平等的,就意味着和谈没有必要了 。
蒋介石|《大决战》这段炸了:蒋介石抛“帽子脑袋”论步步紧逼,被教员绝地反杀
文章图片

至此蒋介石的傲慢、和谈的“虚伪”表露无遗 。但教员仍不放弃,继续争取和平统一的可能性 。
教员的意思是三民主义是和平统一最关键的一个契机,你不承认我的“三民主义”让我去戴别的“帽子”,这还怎么谈?
蒋介石最后表明态度:根本也没想谈,一个身体只能有一个脑袋,那就是戴着孙中山“帽子”的蒋介石的脑袋 。
蒋介石|《大决战》这段炸了:蒋介石抛“帽子脑袋”论步步紧逼,被教员绝地反杀
文章图片

短短几分钟妙笔生花,蒋介石的傲慢、虚伪、自负被刻画地淋漓尽致,而王劲松克制、生活化的表演冲淡了戏剧冲突感,使这段对白不至于狗血夸张而韵味十足 。仅就这段而言,王劲松当得起“老戏骨”这种美誉 。
《大决战》实在太好看了,建议大家都去看一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