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诚|张士诚:得民心,却不得天下,18条扁担打败元朝,为何输给朱元璋( 四 )


张士诚|张士诚:得民心,却不得天下,18条扁担打败元朝,为何输给朱元璋
文章图片

张士诚降而复叛是必然 , 因为他和元朝从开始就是在相互利用 。只不过 , 此时的张士诚 , 心态已经变了 。
四、姑苏城破 , 绝粒而死
纵观中国封建历史 , 很多农民起义军都有一个相同的局限 , 那就是他们在略有成就后就沉浸于享受之中 , 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黄巢、李自成、洪秀全无不是如此 。张士诚隔壁的朱元璋是个特例 , 但张士诚却未能免俗 。
张士诚作为一介盐民 , 自打他入主苏州之后 , 长期的锦衣玉食让他忘记了盐民的辛酸 , 他开始任人唯亲 , 不理朝政 。他任命自己的弟弟张士信为丞相 , 麾下的文武大臣皆是亲戚和族人 。很多人想给张士诚提意见 , 无奈没有途径 。《明史》云:
士诚渐奢纵 , 怠于政事 。士信、元绍尤好聚敛 , 金玉珍宝及古法书名画 , 无不充牣 。日夜歌舞自娱 。将帅亦偃蹇不用命 , 每有攻战 , 辄称疾 , 邀官爵田宅然后起 。
张士诚酒肉歌舞的熏陶下 , 早已忘记他为何起义 。
张士诚|张士诚:得民心,却不得天下,18条扁担打败元朝,为何输给朱元璋
文章图片

而由于张士诚任人唯亲 , 导致麾下将士们失去约束 , 他们疯狂敛财 , 日夜歌笙 。盖宅子的时候 , 一个比一个积极 , 到打仗的时候 , 他们一个比一个惜命 。这也是张士诚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败给朱元璋的原因 。
1363年 , 这对张士诚绝对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陈友谅率领60万大军在鄱阳湖和朱元璋展开决战 。当时 , 张士诚麾下的谋士建议立即出兵偷袭朱元璋 。
这时 , 若张士诚集中所有兵力 , 不惜一切代价直扑南京 , 那朱元璋将会腹背受敌 。
但张士诚没有这么做 , 一方面是他没有野心 , 另一方面是他不确定自己能打赢 。张士诚仅仅派出5万大军攻打长兴 , 不料镇守长兴的正是朱元璋麾下最擅长防守的耿炳文 。张士诚没有占到便宜 , 便决定退兵 , 美其名曰“坐山观虎斗” 。
没想到 , 朱元璋仅以20万兵力便消灭了陈友谅 , 然后火速派徐达先回南京 , 为的就是防御张士诚 。
张士诚|张士诚:得民心,却不得天下,18条扁担打败元朝,为何输给朱元璋
文章图片

机会只有这一次 , 张士诚错过了 。鄱阳湖一战 , 陈友谅灭亡 , 从此 , 天下诸雄再无单独对抗朱元璋的实力 。朱元璋开始腾出手来单独收拾张士诚 。
接下来徐达的大军连续攻克泰州、通州、高邮 。李文忠攻入杭州 , 常遇春攻下湖州 。在嘉兴 , 李伯升被重兵围攻 , 最终投降了朱元璋 , 嘉兴失守 。张士诚发现 , 苏州周边的城池被朱元璋一一拿下 , 苏州俨然成了一座孤城 。
1366年 , 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围攻苏州 , 张士诚选择死守 。苏州百姓纷纷伸出援手 , 暗中支持张士诚 , 徐达、常遇春围城一年 。
1367年七月 , 苏州城内断粮 , 守城将士纷纷投降 。张士诚见大势已去 , 收拾三万残兵 , 在万寿寺突围 , 可惜突围失败 。
张士诚退回城内 , 选择自缢 。关键时刻 , 他昔日的部下李伯升奉徐达之命入城劝降 , 将张士诚救了下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