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文天祥被劝降后妥协,他只提了一个条件,忽必烈为何还下令杀了他

公元1279年,崖山战役正式结束 。此役,汉人将领张弘范号称威震天下,并且亲自刻下于此灭宋的碑文 。而在这位元朝将军的身后,是10万具浮尸,以及无数大宋忠臣的冤魂 。
按理来说,此战以后大宋就灭亡了,属于大宋的时代转让给了大元,很多人因此放下武器,接受了新的时代 。
文天祥|文天祥被劝降后妥协,他只提了一个条件,忽必烈为何还下令杀了他
文章图片

就在这一年11月,那个灭亡了宋朝的张弘范铁血出手,引导各路军队突袭了毫无防范的文天祥,一时之间到处都是屠杀,文天祥虽然想要及时抽身而去,但却最终被抓获 。
在此期间,文天祥曾经吞食龙脑,可惜没有死成 。众人对他的态度非常不一般,没有人真的敢让他就这样死去,因为忽必烈对他非常感兴趣 。
其实,以文天祥此时的实力而言,他基本上无法与元朝抗衡,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残兵败将的统帅 。
但是,文天祥此时已经成为了宋朝最后的脊梁骨,他在地方起义部队中威望极高 。所以,忽必烈认为此人是非常罕见的不是软弱的汉人英雄,同时也认为,此人就是一个典型,若能将其招降,元朝彻底消化宋朝将会更加轻松 。
文天祥|文天祥被劝降后妥协,他只提了一个条件,忽必烈为何还下令杀了他
文章图片

于是,先是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文天祥对其置之不理,而且还作过零丁洋进行反击 。之后他又连续绝食8天,但依旧没能殉国,而且还被带到了忽必烈的身边 。
忽必烈对其尊重有加,并且反复找众人对其劝说,希望他能够归顺 。不管对他许诺多高的官职,不管皇帝的态度有多么诚恳,文天祥始终但求一死 。
后来,忽必烈被逼到没办法,只能听从下人的意见,以文天祥的家人还有属下的家属为威胁,希望他能够慎重考虑 。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天祥终于进行了妥协,他表示:国家灭亡,那么大臣就必须要以死尽忠,否则就是将自己的抱负和为人的道理全部抛弃 。若真的能够拯救那些人,我可以以道士的身份回家,然后以世俗之外的身份作为元朝顾问 。
文天祥|文天祥被劝降后妥协,他只提了一个条件,忽必烈为何还下令杀了他
文章图片

这番话一出,忽必烈原本还非常高兴,而且周围的投降官员也对文天祥颇有一丝不忍,所以都鼓动着让忽必烈安排文天祥回家当道士 。
可惜,像留梦炎这样的坚定的投降派,却坚决反对,一方面是因为当年他造的孽,使得文天祥对他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就是,他很清晰的看到文天祥根本不是真心投降,而是想要蓄势待发 。
所以,此人立刻劝说忽必烈,文天祥此人注定不会服从于元朝,若将其放归必定是放虎归山,而且若此人得以逍遥,那么包括留梦炎在内的10余位投降派,又该如何自处?
忽必烈不得已只能作罢,但他对于文天祥还是有想法,因此将其留了三年 。可惜,到公元1282年,忽必烈最终还是杀了文天祥,一代宋朝忠臣死于元主之手 。
文天祥|文天祥被劝降后妥协,他只提了一个条件,忽必烈为何还下令杀了他
文章图片

对此很多人不能理解,忽必烈一直都想要将文天祥当成典范,他希望将他变成第2个张弘范,那么为何还是下了杀手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所有的一切都酝酿于文天祥的请求之中 。对于文天祥而言,他的妥协有无奈还有愤怒,无奈的是这个帝国无可救药,靠他一人根本无法挽回 。愤怒的是他不甘心国家沉沦,他还想要蓄势待发 。
所以,在忽必烈犹豫的那段时间里,以文天祥为口号的起义此起彼伏,江南始终将文天祥当成反抗的旗帜 。所以,忽必烈的信心逐渐的被文天祥击破,这个过程持续了三年之久,一直到最后,有和尚上书,土星冒犯帝坐星,未来将会有变乱 。因此,忽必烈最终将文天祥杀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