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两百年前,天桥的渠为何开了又填?
北京的天桥始建于元代,《全元诗》里即收录有许有壬的《天桥夜月》诗 。晚清诗人方济川的诗注中也说:“天桥在元朝早已有之……为元代妓舫游河必经之地 。”当时天桥一带水网纵横,莲叶田田,经常泊有小艇供游人乘坐,宛如江南水乡 。
“龙鼻”以南 疏渠立碑
天桥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晋书·天文志》记载:“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亦曰梁,为天桥,主御风雨水道 。”北京的天桥始建于元代,明初永乐帝迁都北京后,分别在天桥东南修建了天地坛,合祀皇天后土;在天桥西南修建了先农坛(山川坛),以祭祀神农、太岁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增筑外城28里,北京的中轴线由此延伸至永定门,天桥就成为中轴线上的交通要冲 。
天桥两侧商贾云集,酒肆林立 。端午时节更是游人如织,号曰“走桥避毒”,以祛百病;人们集于天坛坛根,进行走马射柳比赛,这种风俗一直延至近代 。
清代前期满汉分治,回汉民等居于外城,各省举子来京应考,亦多住外城 。文人士子就近在天桥、陶然亭一带宴饮游乐,留下了很多诗赋笔记 。康熙年间,曾将东华门外灯市移于天桥一带,天坛道观(神乐署)每年还举行赏花盛会,使得天桥之地更加繁荣 。
文章图片
另外1750年《乾隆京城全图》所绘斗母宫、弘济院的位置亦分别与今永胜巷、红庙街78号院的位置相符,印证了张次溪先生所言 。
1864年《普鲁士特使远东风景记录》中出现了最早的天桥形象 。从版画中可以看到,天桥为单梁双栏石拱桥形制,桥宽至少十余米 。桥南两侧地面翻起,石板零落,隐约呈方形轮廓 。这有可能就是道光年间迁移两座御碑亭后留下的痕迹,与张次溪先生所言“光绪间仅余二亭之三合土基址”相印证 。
开渠立碑是乾隆皇帝对北京南中轴线的一次重构 。乾隆帝仿照唐代洛阳天津桥的设置,在天桥南侧开渠六道,并设置东西碑亭,为日月天汉表胜之象 。
这对石碑是北京中轴线上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
乾隆为什么要开渠立碑?
乾隆皇帝耄耋之年亲自主持完成了这项京师南中轴路的改造工程,其目的是“奠经涂以巩皇图”,“开国家万年有道之长也” 。乾隆皇帝对自己一生的功业颇为自负,这次改造工程也是“昊苍鸿眖”,天授君权的意志体现 。
南城是“明堂”(天坛及先农坛)所在,“明堂”是南郊举行国家祭祀大典的最高礼仪场所 。清代《大驾卤簿图》反映了这一盛况,三千余人的祭天队伍由紫禁城出发,浩浩荡荡,进入天坛 。前有瑞象前导,大象背驮宝瓶,寓意“太平有象”,中有五辂(玉、金、象、革、木五种大车)仪仗,后有鼓乐队、兵旗队,最后是36人抬的皇帝御辇,两侧还有前呼后拥的侍卫护军、文武百官等 。整个队伍绵延数里,盛大煊赫 。这么重要的地方,自然需要环境整治,这次改造后乾隆帝认为“风沙弗致,堙坛洁清昭敬且惬观瞻” 。
南象征着万物竞相生长的繁荣景象 。天子御极,面南背北,君临天下,即面对繁华市井、“国家丰豫之景”,这正是“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的意义 。永乐定都北京之后,于正阳门外开辟廊房,“召民居住,召商居货”,形成今天前门南大街的格局 。清《日下旧闻考》云:“今正阳门前棚房比栉,百货云集,较前代尤盛 。”即言清朝“向明而治”功逾前朝 。唯向明而治、国家丰豫,才能江山永定——嘉靖帝增筑京师外城,命名中轴线南端新筑之城门为永定门,即为此意 。
推荐阅读
- 知识店铺|百度文库:知识店铺开店量突破50万家,发布亿元优质内容激励计划
- 小相|小人物出海记:抢食亚马逊,月销百万
- 跨境电商|商务部:跨境电商5年增长近10倍,去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 met元宇宙火爆:美国虚拟房地产吸引数百万美元投资
- 百叶窗|淘宝上要价900的杜亚电动百叶窗拼多多上就卖600,让我来试试水
- 搜索引擎|百度起诉人工刷量平台我爱网干扰搜索引擎算法,获赔200万元
- 向海龙|百度前搜索总裁加入传音,担任移动互联总裁
- 苹果|微信正式反击,马化腾给苹果出难题,库克进退两难
- 检验车|百洋医药董秘回复:公司有一辆新冠病毒核酸检验车目前未代理相关产品
- 向海龙|百度前搜索总裁向海龙加入传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