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刘封不救关羽,看似不近人情的错误,实际是正确的决定
公元220年,刘封丢失上庸,逃回成都 。刘备看见这个败逃狼狈的干儿子,瞬间想到了自己惨死的二弟,怒火中烧,骂道:你还有脸回来,不援救关二叔,还丢城失地,我赐你一死吧 。刘封瞬间泪奔:父王,你为何这样不顾父子之情?
刘备听到刘封的辩解,依然十分愤怒:如果不是你按兵不动,二弟怎么惨死,我已经和丞相商定了,赐你一死,你不用辩解了 。说着叫卫士把刘封拖出了账外,刘封万念俱灰,临死前,他大呼一声:恨不用孟子度(孟达)之言啊 。说完拿起宝剑,慨然赴死 。
【刘封|刘封不救关羽,看似不近人情的错误,实际是正确的决定】
文章图片
后来,上庸丢失,刘封带着残兵败将逃回成都,原以为还可以像刘备陈述自己的冤枉,没想到“父亲”却举起了屠刀 。理由就是不援助关羽 。至此,一代勇武的年轻英雄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死时年仅28岁 。虽然刘备表面十分愤怒,但是亲眼看到这个自己养育了多年,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儿子死在自己面前,还是留下了热泪 。
虽然自从刘封死后,关于他的评价就一直很低,埋怨他“不念亲情,害死二叔”,但是我还是觉得,刘封选择不出兵是正确的 。
首先,刘封刚刚占领上庸不到一年时间,人心非常不稳,这时候正是需要站稳脚跟,安定民心的时候 。申氏兄弟在后期反叛就可见一斑,刘封在上庸镇守,这块地方还算太平,而关羽求援时,如果刘封出兵救援,可能上庸城就会发生造反,那么这块土地就永远的失去了 。
文章图片
另外,经过西川之战,汉中之战,所有的士兵都已经精疲力尽了,这时候战斗力已经处于一个相当低迷的水平了,如果这时候贸然出兵也可能会是徒增伤亡 。
最后,关羽从兵败到被杀实在是太快了,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想,刘封从上庸到达麦城也要时间,而且很有可能遭到魏吴两方的拦截,一旦发生意外,那就更加不堪设想 。再加上关羽曾经对刘封“螟蛉之子”的偏见评价,试想两个人的合作也不会同心同德 。
文章图片
但是不管如何,刘备还是以“不援关羽”让刘封自尽了 。其实,仅仅这一条理由也足够了,刘封本就是义子,处境尴尬,如果刘备无子,他也应该谦虚谨慎,更何况现在刘备已有刘禅,刘封就应该知进退,做好臣子的本分之事 。但是这个人少不经事,勇而少谋,才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咎由自取,把自己逼上绝路 。
陈寿先生在评价刘封时,说到了这样的一段话: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 。彭羕、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干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 。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可见,三国时期的人们给与刘封的印象就是“咎由自取”,这可能也是刘封一生没法洗白的一个污点了吧 。我是不刘遗憾分淼必争喜欢就请多多关注吧
推荐阅读
- 关羽|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六将中谁更厉害一些?
- 关羽|历史上关羽到底什么地位
- 关羽|关羽张飞并称万人敌,但在战场上,为何关羽中箭次数远多于张飞?
- 刘备|刘备的两员虎将,一个胜过关羽,一个能跟吕布抗衡,却得不到重用
- 关羽|蜀国灭亡后,为何关羽后代均被杀,而张飞后代却备受重用?
- 章邯|巨鹿之战新解:30万秦军全部覆灭,原因在于章邯见死不救?
- 甘宁|甘宁的武艺如何,他与关羽单挑的结局会如何?关羽能否斩杀甘宁?
- 关羽|关羽败走麦城,曾飞鸽传书给诸葛亮,为什么诸葛亮就是不发兵?
- 戚家军|浑河之战中,为何戚家军不救白杆兵?辽东铁骑为啥又不救戚家军?
- 崇祯|崇祯上吊之前,传旨手握重兵的大佬进京救驾,为何皆见死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