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大笑:免死,群臣不解,昭:倒过来念

王崇:“后主庸常之君,虽有一亮之经纬,内无疏附之谋,外无爪牙之将,焉可括天下也 。”
【刘禅|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大笑:免死,群臣不解,昭:倒过来念】诸葛亮:“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
这是历史上两个谋士给刘禅的评价,王崇说他“庸常”,诸葛亮说他“仁敏”,他们之间的矛盾,也是历史上关于这个“扶不起的刘阿斗”最大的争论:他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
刘禅|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大笑:免死,群臣不解,昭:倒过来念
文章图片

公元263年,魏国司马昭要来攻打蜀汉了,刘禅第一时间就选择了投降,北地王刘谌请求背城一战,但刘禅不同意,南中监军霍弋也请求带兵前来守卫成都,他还是不同意 。最后选择将自己的双手反绑起来,让身边的人都穿上白衣服,然后拉着棺材,去找魏国投降了 。
从此刘禅的形象,在大家心中就成了“没有骨气,庸碌平常,烂泥扶不上墙,狗肉上不了席”的肥头大耳的刘阿斗形象 。所以大家也不要给他的愚蠢洗白了,或者说不要给他的软弱可欺洗白了,他就是没有继承到刘备的聪明,也没有被诸葛亮的多谋熏陶到,真的是个普通人而已 。
刘禅|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大笑:免死,群臣不解,昭:倒过来念
文章图片

但是他又常常点亮“求生技能”,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其实机敏得很,比如说众所周知的“乐不思蜀”事件 。当时他因为主动投降没有被杀,而是被押到了魏国,但大臣们不甘心,意图刺杀魏将复兴蜀汉,然而事情败露,所有人都被杀了个精光 。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昭设宴了,宴会上他特意请人唱蜀汉的歌曲,所有当时参加宴会的人都情不自禁痛哭流涕,但刘阿斗面不改色,沉迷于酒色之中,司马昭大为惊奇,就问他:“想回家吗?”哪知刘阿斗乐呵呵回答他:“乐不思蜀!”有旧臣听他这么回答,就教他如果司马昭再问,就忧伤脸哭着说想 。
刘禅|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大笑:免死,群臣不解,昭:倒过来念
文章图片

果然回去宴席后,司马昭又问了,刘阿斗就按照旧臣所说的回答他,结果司马昭一下就听出这话不是他说的,就说:“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大感惊奇道:“你怎么知道呀!司马昭哈哈大笑,觉得他忠厚老实放过了他 。
还有一件事也是在设宴之后不久,司马昭其人多疑得很,百般试探皆不放心,当时虽然放过他了,回去之后又觉得他是装的,于是天天派人守着他,刘阿斗敏锐的感受到了这种监视,于是脑子一转就拿来个牌匾,上书“中山寨”挂在了府邸门口,司马昭知道后又哈哈大笑,这一次算是彻底放心了 。
刘禅|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大笑:免死,群臣不解,昭:倒过来念
文章图片

百官问和解?司马昭说你倒过来读,其实倒过来就是“在山中”,意思就是自己没有复兴蜀汉,或者争霸夺权的心,只愿意一生庸碌平常,无为而过 。这样的表示,司马昭怎么可能还不放心?反正之后刘阿斗安安心心活到了271年,活了64岁,在那个纷争不断的年代里算是长寿了 。
所以刘阿斗傻是真的傻,趋利避害的本能倒是一级棒,一辈子总是能逢凶化吉,虽然不足以撑起一个国家,但是在乱世中苟活,也算活得比较好的那种人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