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寺|两百年前一桩侵牛案,舅舅欺心,甥女愤而自缢,知县跨境奇招妙断

清朝乾隆年间,奉天府开原县中固镇有一唐姓富户,二十岁娶妻刘氏,两人婚后诞下一女,却十余年未有子嗣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唐富户眼看自家香火无人承继,便到处求医问药、烧香拜佛,无时无处不将此事挂在心头 。
这一日,唐富户听说七鼎龙潭寺住了一位叫毛西庆的老太监 。此人年逾七旬,原是恭顺皇贵妃宫中的二总管,因年老体衰、宫里“不养闲人”,便于前年返回故乡威远镇养老 。
龙潭寺|两百年前一桩侵牛案,舅舅欺心,甥女愤而自缢,知县跨境奇招妙断
文章图片

且说唐德臣的姐姐美娘,自打嫁到药铺镇李姓农夫家中后,第二年便诞下一女,取名春娇 。从此一家三口农耕为业、和睦度日 。时光如过隙白驹,转眼过去了十多年,春娇年芳十七,出落得亭亭玉立、美冠一方 。
美娘与丈夫都想为女儿选个好人家,奈何春娇虽美,却一不曾读书,二不懂琴棋书画,终归是蒲柳之姿、乡野陋质,登不得大雅之堂;且美娘与丈夫皆系寒门,平日相识都是土中刨食的人物,又能到哪里去攀这场富贵呢?
虽有几个乡绅公子看中春娇容貌,想纳做妾室,但美娘与丈夫却终不肯让女儿一辈子做小伏低 。是以一再延误之下,春娇年近二十,依旧没能选到顺心如意人家 。眼看女儿已经过了桃李年华,美娘与丈夫情急之下,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为女儿春娇订了一门农户亲事 。
【龙潭寺|两百年前一桩侵牛案,舅舅欺心,甥女愤而自缢,知县跨境奇招妙断】男方乃是药铺镇人氏,名叫王东方,父母早亡,由叔父养大成人 。小伙子浓眉大眼、相貌端正,性情温和、快人快语,更是一把种田的好手 。美娘与丈夫本想寻个乘龙快婿,但纠结、犹豫多年,女儿终究还是跳不出庄稼院,二人不由得信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古语 。
龙潭寺|两百年前一桩侵牛案,舅舅欺心,甥女愤而自缢,知县跨境奇招妙断
文章图片

这王东方虽孑然一身,却正好做了春娇家的上门女婿 。美娘与丈夫多年积蓄颇丰,如今又招了上门女婿,不用担心女儿遭罪受气,因此两下相宜、各得其所,一家四口过得幸福和美、红红火火 。
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春,春娇老父与女婿东方,在辽河边开垦了二十多亩荒田,加上原租种的八亩良田,全都种上了玉米、高粱,一家人满指望到了秋季,能够赶上地主富户家的收成 。
哪知到了夏季,这辽河竟破天荒发起大水,不仅庄稼尽被水淹,就连春娇家的房屋也被冲毁,美娘与丈夫躲避不及,双双砸死在了残垣断壁之下 。春娇与丈夫东方死里逃生,却已经是一无所有 。草草安葬父母后,两人举目无亲,便只好带着全部家当、一头在洪水中幸存下来的母牛,前往中固镇投奔舅舅唐德臣 。
这唐德臣如今年近五旬,虽然依旧未改奸猾、狡诈性情,但终究上了年岁,因此平和、内敛了不少 。德臣夫妇守着一双儿女度日,如今见外甥女与丈夫远路来投,便多少有些厌烦之情 。因此每日粗茶淡饭、不冷不热应景 。
龙潭寺|两百年前一桩侵牛案,舅舅欺心,甥女愤而自缢,知县跨境奇招妙断
文章图片

王东方与春娇在唐家小住半月,便渐渐看出妻舅的心思来 。本待要走却举目无亲,因此东方与妻子一番商议后,便给舅舅德臣写了租约、契据,承诺按年补纳房租,一应吃穿用度,也都折算成银两,待开春租种农田,秋季有了收成便如数偿还 。只求舅舅相容,夫妻二人好有个栖身之所 。
唐德臣得了租约、契据,脸上才总算有了笑容,且又贪东方家的母牛可以耕田效力,因此便依允下来 。就这样,东方与春娇便在舅舅家的西厢房安顿下来 。第二年春天,王东方租种了地主家的十亩农田,闲暇时又干些苦力,日子总算维持了下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