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宪|大明王朝:胡宗宪,为何进不了内阁?这段御前对话,给出了答案( 二 )


胡宗宪,并不是圆滑,他只是想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顾全最后一点道义,而这点道义恰恰是进入内阁的最大障碍 。能位列封疆,能入职内阁,哪个人不圆滑,哪个人愿意得罪人,但只要嘉靖皇帝需要,能改变的就能入阁,不能改变的也就只能停留在封疆之位,或者落得悲惨结局 。
胡宗宪直到现在还不愿做出让步,嘉靖皇帝只能将“毁堤淹田”的事重新提了出来,胡宗宪用马宁远的供词搪塞,嘉靖皇帝没同意;胡宗宪就只剩下两种选择:
1、照实回答,就等于表明了自己脱离“严党”的态度;“严党”就会立马倒台 。
2、刻意隐瞒,就是欺君之罪,更是明显袒护于“严党”,嘉靖皇帝会如此看待胡宗宪,可想而知 。
万般无奈,胡宗宪给出了一大段回答:
“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疆域万里子民百兆,皇上肩负祖宗社稷,治大国如烹小鲜!”
皇上,您不容易,这么大一个国家,需要顾全大局,需要时时处处平衡,需要掌握一个最佳的治理尺度 。
胡宗宪|大明王朝:胡宗宪,为何进不了内阁?这段御前对话,给出了答案
文章图片

就当前的朝局而言,如何对待“严党”,就是嘉靖皇帝最需要把握的尺度!
“今年正月,鞑靼从河西渡冰河犯山西,顺天府百万军民缺粮;二月,山东济南府饥荒;三月,京师又饥荒;四月,山西又饥荒;五月,东川土司内乱;闰五月,江西流民叛乱攻泰河,四川苗民叛乱犯湖广界 。本月,山西陕西宁夏又地震,死伤军民无算 。何况东南沿海倭寇的战事又已到了决战时刻!”
一句话,此时的大明王朝正值多事之秋,内忧外患集中爆发!
“国事艰难如此,倘若兴起大狱,牵及内阁和六部九司,天下立时乱了!”
就目前的局势而言,主要矛盾不在朝廷内部,在地方,在边疆,在基层 。把握住主要矛盾,才能稳定朝局,才能维持皇权稳固 。
“皇上现在问及新安江大堤决口之事,臣无言以对,也不可言对 。恳请朝廷在适当的时候再行彻查 。臣的苦心不只是为了严阁老的知遇之恩 。严嵩当政二十年,到底贪了还是没贪,是别人打着他的牌子在贪还是他自己有贪贿行为,皇上比微臣更了解他 。”
总之,现在不是“倒严”的时候,不是因为我顾念知遇之恩,不愿表态,而是朝局不允许,形势不允许!
这段话以后,轮到嘉靖皇帝沉默了,因为胡宗宪所言就是实情,就是朝廷当前面临的难题 。
来看嘉靖皇帝的操作——把话锋转向了吕芳,说道:
“知道什么叫公忠体国了吗?这就叫公忠体国 。”
明明是夸赞胡宗宪,嘉靖皇帝为何说给吕芳听?
胡宗宪|大明王朝:胡宗宪,为何进不了内阁?这段御前对话,给出了答案
文章图片

这种夸人的方式,有着两种作用:
1、从刚刚的逼迫气势、对立态势,立马转变成夸赞、欣赏的态度,嘉靖皇帝需要一个转变的台阶,要不然,太显突兀 。将话说给吕芳,而不是直接说给胡宗宪,就能让嘉靖皇帝自然而然地走下台阶 。
2、当着你的面,对别人夸你,更显真诚,更显你优点的难能可贵 。
只是,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胡宗宪的这些优点着实难能可贵,但这并不是嘉靖皇帝现在需要的 。所以,嘉靖皇帝还要继续:
“好 。冲着你刚才这一番奏对,朕现在就不追问新安江决堤的事了 。说到严嵩,朕也不比你更了解 。你想开脱他,朕也想开脱他 。可真能开脱的只有他自己 。你现在就带着这些烂账连夜去见严嵩 。不要说是朕叫你去的,也不要说已经见过朕了,就说奉朕的密旨来陈奏东南抗倭的事,顺便把你在浙江查出的这些账送给他看 。”
嘉靖皇帝,为何让胡宗宪给严嵩看账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