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一老农的牛被人割掉舌头,包拯:回去把牛宰了,凶手就会前来投案

引言
《淮南子·说山训》曾曰:“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其大意为,透过小的问题观测大的事物,足以从落叶中知道时间的流逝 。
案件的侦查,除敏感的观察能力外,对细节的捕获和研究也非常重要,正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
包拯|一老农的牛被人割掉舌头,包拯:回去把牛宰了,凶手就会前来投案
文章图片

接到报案后,包拯认为情节严重,影响力极大,所以很快就介入调查 。
二、劝牛家杀牛
牛被割舌而不被杀,极有可能是仇家所为,疑犯想要看到的是王有连的痛苦 。所以,包拯当即向王有连提问,希望知道他是否与人结仇 。王有连思想半天后,也没有想出与之有深仇大恨的人 。
沉吟片刻,包拯便让老者将牛杀死,然后拿到集市上去销售 。王有连虽然是农民,但对于与牛相关的法律和传统还是很清楚的,所以对包拯的建议提出质疑 。包拯承诺承担责任后,王有连才去做 。
三天后,县衙中来一位妇人报案,声称要举报王有连屠杀耕牛和私卖牛肉的事 。了解到她的目的后,包拯禁不住内心狂喜,依照程序地对妇人进行质问 。
包拯|一老农的牛被人割掉舌头,包拯:回去把牛宰了,凶手就会前来投案
文章图片

妇人自称李二婆,是王有同住柳林庄的邻居 。她说:“三日前王有同家的耕牛突然失去,此前不久便见到他私自去贩卖牛肉,这是故意犯法 。”
沉默片刻,包拯质问李二婆:“县衙距离柳林庄有15里,报案时间是午时,她是如何在如此长的距离之间奔波的?”
见到李二婆回答不上来,包拯接着问:“作为妇道人家,为什么独自一个人在外抛头露面?是不是有人指使?”
看着李二婆还是不回答,包拯只能动刑 。受不住刑罚,李二婆只能交代,这是她的丈夫王天福叮嘱做的 。
包拯|一老农的牛被人割掉舌头,包拯:回去把牛宰了,凶手就会前来投案
文章图片

到此,牛被割舌案基本上接近告破 。
三、案件告破
王天福很快就被押解到县衙,包拯看他非常眼熟,到天长县任职之初,曾看到他与一群地痞流氓合为一个人,强迫对方还钱 。
当时,包拯想要了解情况,发现欠条上写着被打之人欠下王天福十两银子的字样,但被打之人却表示,他只欠王天福五两银子,是王天福强迫增加一倍的欠款 。包拯对此非常愤怒,将王天福恐吓后,他才乖乖地溜走 。
如今,两人在公堂上见到,王天福昔日做的流氓行为依然让包拯历历在目 。包拯先是质问王天福是否割牛的舌头,见到他拒不承认之后,就毫不犹豫地动大刑 。
眼看着隐瞒不住,动用的刑罚又越来越重,王天福最终应招架不住而认罪 。交代说,之所以割去王有连家牛的舌头,是因为王有连欠账不还,想要以此警告和陷害王有连 。不曾想到的是,包拯不用调查就有此处引蛇出洞之计,将案件告破 。
包拯|一老农的牛被人割掉舌头,包拯:回去把牛宰了,凶手就会前来投案
文章图片

王天福本就作恶多端,故意伤牛之后,包拯给他判了最严的刑罚 。
结语
发生在身边的案件中,绝大多数都与钱、权、色和情有关,此外就是一些随机性的案件 。所以,一些案件的爆发与熟人有关系 。根据这一原理,包拯认为,王有连家牛的舌头是被熟人所为 。根据精心的布局后,嫌疑人自动跳出来,案件也由此而告破 。
当时,包拯才担任县令不久,他在破案方面的天赋便被彰显出来,足以说明他是天生的侦探家 。无论是在地方还是朝廷中任官,包拯始终都保持着不避权贵和公正廉洁的处事风格,是我国少有的清官之一,为民众所爱戴,被亲切地称为“包青天” 。《宋史·包拯传》对他评价说:“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