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ki|社交软件为什么没能帮你脱单?( 二 )


尤其在社交软件争相上线“组局”“狼人杀”类似功能后,平台原先贴心设计的那套社交套话都失效了。对方热情问你“PAI戏嘛”“杀不杀”,你总不能无聊回复“吃了没”“照片本人?”吧。
这种情况下,许多人索性选择不说话,避免尴尬、失落。哪怕顺利开场,兴趣差太多,聊着聊着也没音了。经过大量无效匹配的折磨,用户的交友激情很快就被磨灭了,再没兴趣去用心结识新的陌生人。
uki|社交软件为什么没能帮你脱单?
文章插图
不少网友告诉硬糖君,他们现在是偶尔登陆账号,在交友区猛划一通、火速下号,压根不看匹配结果。尤其是以颜值划定等级序列的产品里,匹配有时候只是自我确认的一种方式,用户通过“被喜欢次数”来获得满足感。
交友软件上,大家或许还在划好友、发动态、晒自拍,但他们已经变得沉默寡言、格格不入。成千上万次匹配算个啥?彼此撑死只是“喜欢之交”。
台前的我,脆弱易碎
只看表面,社交软件里的恋爱资源那是相当优质。满眼皆是俊男靓女,特别是积目、UKI这类定位年轻化的。
硬糖君一直非常困惑,貌比杨洋、迪丽热巴那样的神仙,真有空搭理凡人?反正我有自知之明,看到帅哥手指自动转弯,鲜少叨扰。听闻此举,好几位奔现老手连连吐槽硬糖君:别想太多,有些哥们走出探探、积目,你可能还觉得他高攀了。
这也不是全无道理。毕竟几大社交软件的“面基”话题下,“翻车经历”是永恒的热点。单身类的树洞和小组里,我们也会发现无数互联网爱情终结在见光死的宿命面前。有些人以为是脱单了,见面才发现是误会了。所以,面基是检验网络脱单成功与否的最低标准。
uki|社交软件为什么没能帮你脱单?
文章插图
硬糖君深有体会。每次完成好友匹配时,对方常常欲说还休,扭扭捏捏半天才终于问出那句:“你照片修得不过分吧?”
呵,你说呢?过分我也不会承认呀。在这种普遍心理下,社交网络往往只能让人形成弱亲密关系,甚至是假性亲密关系。我六年积累的上百段“亲密关系”,半个月就能断得干干净净。
这种关系的脆弱性主要源自于用户的认知偏差。使用社交软件时,我们甘愿活在台前的幻象里,给自己和对方使用美化滤镜,刻意或麻痹到忽略台后的贫瘠现实。这大概就是社交软件们想缔造的“元宇宙”吧,《头号玩家》一样,虚拟世界俊男美女,现实世界废墟LOSER。
uki|社交软件为什么没能帮你脱单?
文章插图
探探、积目代表的颜值交友软件里,男性和女性身处相互凝视、彼此“讨好”的状态。用户为获得更多注意,会通过模仿、学习、编造来重塑社交软件里的自我形象。
社交软件的用户具有唤醒价值,一定会对彼此的行动方式造成影响。直白点说,你现在用的照片被划概率超低,便迫切想要换张修得更好的;你看到广场挂人帖,便不自觉地自纠自查,及时隐藏类似槽点。
在这样的“社交演化”过程中,我们持续放大自身有利于社交的种种特质,哪怕只是伪装而已。网络世界,真假难辨。尤其是社交形象管理学兴起后,你想顺着历史动态去还原对方的真实形象都成为奢望——人家打注册账号那天,就开始营业了。
社交软件搭台,你我皆是演员。咱不断提高表现技巧,熟练掌握理想化表演、表达控制等手段,在互联网朦胧面纱下,遇见那段假象却难得的“感情”。然而,即便走到这种程度,线上情侣们经历的仍是一段假性亲密关系。当他们现实社交距离拉近,滤镜和神秘感彻底消失,面临的通常是无法接受的落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