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千年唯此一计,消弭皇族手足相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善始善终,见证历史
在度过了数年的奢靡生活后,李奉慈死在了原州都督任上,高宗李治亲赐谥号"敬",并厚葬之 。而李博乂则一口气活了80多岁,从隋末一直活到了武则天时期,最终病逝 。他这一生,经历过隋炀帝的严苛暴政,目睹过李唐的拨地而起,体会过皇亲国戚的逍遥快活,可以称得上是大唐历史的见证者 。
武则天(左)和李治(右)雕像
从品行上来看,李博乂和李奉慈是两个不学无术、充斥着败家子气息的纨绔子弟,甚至透露出一些傻里傻气的样子 。但是,正是这样的品行使得他们从灾难中幸存,最后落得善终 。通过这种行为来避免李世民的清算或许并非是他们的本心,但这也恰恰说明了,在至高无上的皇帝眼中,只有这样的皇亲国戚才不值得留心提防 。
古语云,伴君如伴虎,作为皇帝身边的近臣和宗室子弟,需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 。一旦有逾矩之举,轻则罢官归隐,重则家破人亡,最是无情帝王家,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便是最好的例子 。
河间王李孝恭像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自甘堕落"换得一线生机
智慧的亲王会大智若愚,聪明的功臣会明哲保身 。李博乂兄弟俩终究是手无缚鸡之力之力的文弱子弟,没什么战功和名声,但李世民的另一个堂兄可就不一样了 。这位仁兄不仅战功赫赫,更是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位,仅次于长孙无忌,他便是河间王李孝恭 。
李孝恭同样出身李唐皇族,他的爷爷李蔚和李世民的爷爷李昺是亲兄弟,李世民称他为堂兄 。和李博乂那两兄弟不同,李孝恭为大唐江山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如擒朱粲、俘萧铣、镇压辅公祏等等 。
唐太宗君臣群雕
可以说,李孝恭在唐朝的建立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位列二十四功臣名副其实 。但是在李世民登基后,李孝恭心里非常明白自己的功勋显著对李世民来说不是什么好事,甚至会因此丢掉性命 。于是,李孝恭十分明智地选择了明哲保身 。
"汉初三杰"之一萧何
他效仿西汉开国功臣萧何的做法,在被封为河间王后,李孝恭便开始混吃等死,不再过问朝中的任何事务 。他买了一群歌姬舞者,整日待在家中以此为乐,日日笙歌,与酒做伴,偶尔约上三五好友吟诗作对,快活潇洒,史载其"性奢豪,后房歌舞伎百馀" 。
功高震主的李孝恭用这样"自甘堕落"的方式,逐渐使李世民放松了对他的警惕,从而躲过了李世民的清算 。
唐代娱乐场所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肯定是知道李孝恭这样做是在表达他无心争权,是一种示弱的表现 。然而他这种"堕落"正是李世民想看到的,毕竟一个手握兵权的开国功臣时刻在自己身边,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但又不能明目张胆地就置他于死地 。
所以,当李孝恭主动示弱后,李世民便顺水推舟,承了这个人情,一来解决了心头大患,二来在外人看来,是李孝恭的自甘堕落才使得李世民不以为然,维护了皇家威严,李孝恭此举,简直一举多得 。
彩绘乐伎陶俑
事实也证明,李孝恭的做法是极为正确的 。贞观14年,李孝恭病逝,李世民亲自举哀,哭之甚恸,追赠其为司空、扬州都督,陪葬献陵,谥曰元,配享高祖庙庭,落得善终 。
推荐阅读
- 修复|微软发布 Exchange 服务器“2022 版千年虫”问题官方修复程序
- 谢萌|广州品牌引领风尚 新消费激荡“千年商都”
- 姜子牙|山东发现姜子牙的千年奇书,内容颠覆认知,专家:此书将改写历史
- 岳麓书院|“湖南大学”为何是我国唯一一所历史超过千年的高等学府
- 汉墓|一座千年汉墓出土“宛朐侯金印”,墓主亲历“七国之乱”悲剧收场
- 一百单八将|水浒108将中,唯此人被枭首示众,死状惨烈,其绰号已暗示一切
- 李世民|李世民的儿子李恪究竟有多强?为何千百年来,一直有人怀念他?
- 李渊|被李世民逼退位后,李渊真的逍遥自在地生孩子吗?事实正好相反
- 唐朝|从唐朝开始,李世民就派人寻找过黄河源头,其实黄河的正源在这里
- 中国皇帝|此人麾下猛将众多,却无一人背叛,中国皇帝中唯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