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是不是一个好的孵化器?( 三 )
在分析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京东系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在2020年净增了10万名员工,截止2020年12月,其员工数已达31万人,这部分人群的工资开支是一大开销。通用会计准则下,京东经营情况也表现的差强人意,今年一季度17亿的经营利润低于预期的24亿,经营利润率仅有0.8%,相比去年的1.6%有明显下滑。(关于利润下滑的原因,一部分与去年一年的时间里京东加大营销投入有关,另一部分不可忽视的原因也在于京东多项业务的拓展。)
以京喜为例,2021年一季度京喜共收入51.5亿人民币,其中亏损22.8亿人民币,亏损率达到了6.6%。相较于美团和拼多多社区团购业务大致7.5亿的月亏损,京喜尽管在亏损方面有所优势,但实际上反映出的是京喜在单量上与其他两家的差异。
由此可见,打造孵化器之名简单,京东需要思考的是,在拓展多项业务的同时,如何保证既能够服务于集团内在生态,又能独立运营向外部开拓市场,坐实孵化器之名。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
- 美股|热门中概股美股盘前多数下跌,拼多多、京东等跌超2%
- 以旧换新|从创新产品到升级服务 京东电器年货节以“后背”担当谱写守护篇章
- 广告|社交电商如何升级广告电商,打造一个消费省钱、免费消费、赚钱消费的一个平台。
- 渠道|发力折叠屏 进军全渠道 京东与三星强化2022年战略合作
- 京东|京东:与三星签署2022年战略合作协议
- 过节|跟马云有过节的4个人,有3个来自腾讯,还有一个请客唯独不请马云
- 腾讯|被约谈点名,坏消息一个接一个,马化腾还扛得住吗?
- 指数|恒生科技指数跌超1%,京东、B站跌超3%
- 银行信用卡|京东白条升级为“白条卡”只是“业务落地”?背后的业务逻辑究竟是什么?
- 年货节|京东拼多多忙撒钱、阿里拼售后,电商巨头“春节大战”硝烟渐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