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袁凯是怎么从朱元璋手下逃过一劫安度晚年的?【图】
袁凯字景文,江南华亭(今上海市奉贤区陶宅)人,元朝末年当过小小的府吏,博学有才,写得一手好诗 。一次在浙南名士杨维桢座上,有人展示一首《白燕》诗,杨对诗中“珠帘十二”、“玉剪一双”等句十分赞赏,袁凯却说,“诗虽佳,未尽体物之妙”,然后呈上自己的《白燕》诗 。读到“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仍未归”等句,“维桢大惊赏,遍示座客 。”从此有了“袁白燕”这个美称 。
大明洪武三年(1370),袁凯被荐授为御史,成为皇帝的近臣 。《明史·文苑》里有袁凯的传略,在短短二百馀字中,除了交代他生平行状外,记述了他一生中的两件大事 。第一件属政绩,他看到朱元璋轻易杀戮功臣,便委婉上言:“诸将习兵事,未悉君臣礼,请于都督府延(请)通经阅古之士,令诸武臣赴都堂听讲,庶得保族全身之道 。”朱元璋采纳了他用心良苦的建言 。
朱元璋坐稳江山后,疑忌心大膨胀,臣属因一句话或几个字而被杀的不少 。因为他剃过光头当过和尚,还做过流寇毛贼,忌讳僧、光等字 。生和僧同音,则和贼同音,也犯他的大忌 。有位官员因在贺表中有“天生圣人,为民作则”而掉了脑袋 。他的杀戮滥而且酷,动不动就腰斩、剥皮 。明人笔记《北窗琐语》记载了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真事:中山王徐达夫人谢氏,“膂力过人,持铁器重百斤”,跟随朱元璋立过战功 。因没有文化,即“未悉君臣礼”,在进宫看望亲姐妹般的马皇后时,无意间说了一句“我家不如尔家(阔绰)”的闲话,使朱元璋大不高兴 。“枕边之言,中山宁(岂能)不动心乎!”於是安排妙计,召徐达进宫赴宴 。席间皇帝亲自为徐达斟酒,同时告诉他:“今日卿免赤族之灾 。”徐达哪里知道,夫人在家里已被御林军武士砍了 。袁凯无法阻止皇帝滥杀,但可以让功臣不说错话 。“办学习班是个好办法”,史家不没其功,记上了这一笔 。
文章图片
【明朝袁凯是怎么从朱元璋手下逃过一劫安度晚年的?【图】】传略中第二件大事,便是袁凯自己因为一句话而差点丢了老命的经过 。“帝虑囚毕,命凯送皇太子覆讯,多所矜减 。凯还报,帝问“朕与太子孰是?”凯顿首言:“陛下法之正,东宫心之慈 。”以凯老猾,持两端,恶之 。凯惧,佯狂告免归 。久之以寿终 。”朱元璋让懿文太子“练习国事”,“每有大狱,辄付论之” 。太子也嫌老子太狠,常想减刑 。要让监察御史袁凯来评判孰是孰非,这显然是很难置词的 。平心而论,袁凯的回答十分得体 。可是,朱元璋认为他“老猾持两端”,祸从天降 。
两端,也叫两可说,即春秋时郑人邓析创立的一种辩术,《晋书》说它“是有不是,可有不可”《淮南子》说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数难子产之政” 。其实例是,有个富户在淆水中溺死了,捞得尸体的人“求金甚多” 。双方僵持着,都去请教邓析 。邓对死者家属说:“等着,别人家是不会买的 。”对捞尸者说:“等着,别地方他是买不到的 。”朱元璋认为袁凯用“两可论”来应付他,捉弄他,显然是欲加之罪……正史十分简单,“凯惧,佯狂告免归,久之以寿终 。”这十二个字,袁凯的后半生冤深如海,命悬似丝 。明代吴郡文人徐祯卿《剪胜野闻》、祝允明《野记》和杨仪《明良记》,都或简或详地记述了诗人艰难屈辱的后半生 。华亭学者陆深,本乡本上加上本朝本代,所以他的《金台纪问》最翔实而具体 。“太祖怒,下之狱” 。三天后又放了他,仍让他当御史,每天临朝,朱元璋就指着他说:“是持两端者!”在这种情况下,袁凯不得不在上朝过金水桥时装疯,“仆地不起” 。朱元璋说:“风疾当不仁 。”让人用木匠钻扎他身体,“凯忍死不为动” 。这样,朱元璋才放他回老家 。一回到华亭,袁凯“铁索锁项,自毁形骸” 。朱元璋仍不放心,说“东海走却大鳗鲡”,派人到华亭宣旨,“起为本郡儒学教授” 。袁凯“瞠目视使者,唱《月儿高》曲” 。使者还报说真疯了 。朱元璋仍然不信,又派特务跟踪观察 。於是,袁凯“使家人以炒面搅砂糖,从竹筒出之,状类猪犬下,潜布於篱根水涯”,然后“匍匐往取食之” 。这样,朱元璋才相信他真的疯了,才换得“以寿终”的结局 。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黑客|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19岁黑客远程破解逾25台特斯拉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
- 产品|又一行业曝光,90%是假货,曾被央视“点名”,你还在购买吗?
- focus seller|销量增涨1500%!GMV翻3倍!是谁在加速中国跨境商家出海变现?
- 马化腾|刷屏!马化腾: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以被替换
- 价格战|快递集体"春节不打烊",究竟是反内卷还是内卷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