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洽卿势力不比杜月笙差,后半生都在为抗日奔波[图]

说起民国上海的风云人物,很多人都会知道三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如果了解一点历史的,还会知道一个黄包车大王顾竹轩,然而我们今天要讲的并不是这个几位,而是旧上海的一个土豪,他就是赤脚财神虞洽卿 。copyright br />
虞洽卿势力不比杜月笙差,后半生都在为抗日奔波[图]
文章图片
虞洽卿,1867年生,跟大多数当时的中国人一样,家境贫寒 。虞洽卿六岁的时候,父亲去世,生活的担子一下落到了母亲身上,母亲靠着勤劳纺织维持一家的花销 。虞洽卿上了三年多私塾后,家里穷得供不起读书了,所以虞洽卿在海涂拾蛤蜊、泥螺等补助家用 。后来跟着同族人一起到上海当学徒,为家里分担 。https://www.br />
也许注定了虞洽卿不平凡的一生,所以刚到上海得时候也是充满着戏剧性 。刚开始虞洽卿本应该是去钱庄当学徒,另一个同族的人应该去颜料行,谁知那天下大雨,虞洽卿不忍弄脏了母亲给自己做的新鞋是,所以赤脚跟着同族人进了点,因为路滑,一下子就摔倒了,本是笨笨的,手脚朝天,却被颜料行老板奚润如看见了,收了这个孩子当了自己的学徒 。内容来自br />原来奚润如头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赤脚财神进门,而第二天见到虞洽卿摔倒的样子,手脚朝天就像一个元宝一样,也许因为有钱人总是比较迷信,奚润如认为这个孩子可能就是自己的手贵人,于是将他从钱庄的人手下留了下来 。这完全是一个巧合,却成了充满了戏剧色彩的故事 。[985424.com]
奚润如在当了学徒之后,既聪明又好学,还一边学习外语 。也许是因为赤脚财神的缘故,老板也对他很是栽培,很快虞洽卿就从学徒慢慢的变成了跑街,又凭着努力进了洋行变成了买办 。有看过《青岛往事》的朋友可能就会知道,那个年代的学徒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今日新鲜事br />
【虞洽卿势力不比杜月笙差,后半生都在为抗日奔波[图]】虞洽卿在瑞康油漆行的时候,就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经商头脑 。有一次,他的宁波老乡从南方进了一大批香蕉,由于不擅长香蕉的运输,香蕉一到,大批香蕉的外表皮都黑掉了 。而水果的的销量好坏,品相也是很大的一个原因,但是这批香蕉有上千斤之多 。,这可把这个宁波的水果商愁坏了 。而虞洽卿就给这个老乡出了一个主意 。copyright /font>
虞洽卿势力不比杜月笙差,后半生都在为抗日奔波[图]
文章图片
当时巴拿马在上海有很大的知名度,刚好巴拿马也盛产香蕉,这个时候虞洽卿就出主意说给这些香蕉贴上一个巴拿马的标签,趁着人们对这个巴拿马还有热度的时候卖出去 。其实跟现在的化妆品一样,只要贴个韩国进口,或者哪里进口的标签,不仅人们抢着要,而且还能卖出高价 。为此,他们还聘请了几个外国人装成巴拿马人,一边叫卖,一边跳舞,很快这批香蕉就销售一空 。copyright br />
而让虞洽卿在上海商界奠定地位的事件还要算是“大闹公堂”事件 。当时有一个广东官员的家属黎黄氏乘船经过上海,广东人有一个习俗,就是你身后跟的婢女越多,越显得你尊贵,所以这个黎黄氏带着十几个婢女风风火火来到了上海,直接被巡捕房当做人贩子给抓了起来 。审这件案子的一个叫做金巩伯,评审的是英国副领事德为门,金巩伯知道广东人的这个习俗,认为此案应该再调查,但是德为门却认为这是中国人在包庇中国人,坚持要收押 。金巩伯行使职权,命令德为门要依判 。德为门竟然将门关上,大声训斥金巩伯,甚至还动上手了,引起了旁听华人的愤怒,直接与巡捕互殴,场面一度到了失去控制 。www.br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