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之子回忆:父亲体内33块弹片见证历史【多图】

我的父亲傅一宗 , 1917年出生于河北栾城县的一个普通农家 ,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投身抗日战争 , 先后参加过林县战役、上党战役、吕梁战役、青浮战役、晋南战役和百团大战 , 因战功卓著 , 被太岳军区授予“特等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内容来自br /> 抗战中 , 父亲多次负伤 , 由于当时八路军医疗条件有限 , 只能进行简单治疗 , 不少弹片一直留在他的体内 。新中国成立后 , 父亲到医院作了检查 , 透视照片上显示 , 他体内存留的弹片多达33块 , 最大的有鸽子蛋大小 。由于他身上的弹片大部分已嵌入骨头里 , 医院只取出了一小部分 , 其余的不敢贸然做手术去取 。父亲坦然地说:“就让这些弹片留在体内作为永不忘却的纪念吧 。”2005年8月 , 父亲去世火化时 , 骨灰里发现了12块锃亮的弹片 。br />
体内33块弹片 , 见证了当年日军罪行 , 也见证了父亲的浴血风采 , 更见证了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 。https://www./font>

抗日英雄之子回忆:父亲体内33块弹片见证历史【多图】
文章图片
www.br /> 1941年 , 南河战役打响 , 父亲当时任太岳军区129师386旅20团5连指导员 。在一次战斗中 , 日本鬼子的机枪子弹扫中了父亲 , 他的右臂受伤 。军医迅速前来为他包扎伤口 , 并抬上担架 , 可他坚决不下火线 。待伤口包扎完后 , 他从担架上起身跃下 , 说道:“我是指挥员 , 哪能丢下战士离开战场!”数小时的浴血奋战后 , 战斗取得胜利 , 而父亲却留下了终身残疾 。[985424.com]
父亲第二次带伤作战 , 是在1944年初 , 日伪军纠集1万余人 , 东渡汾河 , 大举向我太岳根据地进犯 。我太岳军区果断发动第一次青浮战役 , 歼敌一个师 。内容来自br />
【抗日英雄之子回忆:父亲体内33块弹片见证历史【多图】】 为彻底粉碎敌阴谋 , 同年9月 , 太岳军区发起第二次青浮战役 。9日晚 , 5连所在团与友邻部队并肩打响了柏村攻坚战 。五连由柏村南园门东西两侧向敌人阵地发起攻击 。br />
敌人见我军已逼近阵地前沿,慌忙组织炮火压制 。一发炮弹带着呼啸声落在机枪手正前方爆炸 , 机枪射手壮烈牺牲 , 副射手受伤倒地 。https://www.br /> “同志们 , 冲啊!”父亲右手一挥 。一、二排的战士们猛虎般向敌人扑去 。这时 , 三排在敌右侧也发动了攻击 。快要接近敌前沿时 , 父亲突然感到左肩被什么咬了一口 , 他下意识一看 , 左边衣袖已染成了红色 。br /> “指导员 , 你受伤了!”跟在后面的通信员急切地喊道 。“吼什么 , 你快冲上去!”他从身上撕下一块布 , 胡乱地往伤口上一缠 , 又继续指挥战斗 。[985424.com]
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 , 父亲传令各排保持镇静 , 等敌人冲近时再开枪 。[985424.com]
这时 , 父亲肩上的伤口已经红肿 , 手稍微用力 , 血就往外渗 。然而父亲顾不上这些 。在上次战斗中 , 连长、副连长都负伤住院 , 眼下连里干部就他一人 。他深知在这个时候 , 自己必须表现出钢铁般的坚强和必胜信心 , 才能鼓舞士气 。因此 , 他不让卫生员跟在他身后 , 忍痛坚持指挥战斗 。https://www.br /> 在反击敌人突围的同时 , 我各路攻击柏村部队迅速调整部署 , 研究破敌核心阵地的办法 。最后采用了以多支突击队 , 分数路攻击敌人的碉堡 , 并挖堑壕一步步逼近其核心阵地然后一举突击的打法 。战斗至11日夜 , 全歼柏村敌军 。今日新鲜事br /> 战后 , 太岳军区为表彰父亲在战斗中英勇无畏、带伤坚持战斗的事迹 , 授予他“特等战斗英雄”光荣称号 copyright br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 , 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www.br />

推荐阅读